医讯·上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上海

移动医疗厂商激战糖尿病管理 微糖提“共同照护”模式

举报/反馈
2014-11-09 22:59:1139健康网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会议于11月8日在广州顺利闭幕,将近5000余名行业人士参会,学术盛宴暂歇之时,另一个战场却激战正酣——关于糖尿病的移动医疗。

  中国有糖尿病患者1.14亿,其就诊、血糖监测、药品生产与流通、患者管理、医患沟通……无不蕴含着海量商机,足以令糖尿病相关产业成为一块足够诱人的蛋糕。近年来,关于糖尿病管理的“互联网思维”愈来愈多,此次学术会议上,各家移动医疗厂商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各种新品与新概念自然是层出不穷。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主任委员翁建平在学术报告中曾提出,糖尿病作为一个具有庞大患者基础、且年轻人甚至儿童患病者日益增多的慢性病来说,如何普及糖尿病预防和控制知识,帮助广大糖友更科学更便利地进行日常疾病管理,使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去关注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移动医疗厂商激战糖尿病管理 微糖提“共同照护”模式

  在专家与患者的期待之下, 在资本的追逐之下,春雨医生、丁香园、挂号网或拿天价融资,或与巨头携手,纷纷推出与糖尿病相关的移动应用。而此次大会上重点推广的一款糖尿病健康管理应用——微糖(原博医帮),也正是借此东风,并受到一众相关专家关注,并引发讨论。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状态与长期并发症显著相关,即众多器官的损害、功能障碍和功能衰竭,特别是肾脏、眼、神经、心脏和血管等。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不应该仅仅着眼于使血糖降至接近正常水平,而且应该积极纠正代谢异常和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为糖尿病患者来说,95%的时间在院外度过,漫长的时间内,他们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他们需要获得尽可能多的专业的糖尿病知识,他们更需要在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过程中继续感受生活的从容和美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大糖友有理由追求更方便的血糖记录,更好用的健康记录,更实用的自动健康提醒,更具个性化的血糖数据分析,和更加多样化的医生服务。而通过智能手机,这些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微糖也不例外,通过这一款应用,糖友可以通过微糖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控糖日志,包括所有控制相关的项目,如血糖、饮食、运动、检查、服药、胰岛素、身高体重、血压、心情等,可自定义多种提醒,包括测血糖、测血压、检查、做运动、服药、胰岛素、测身高体重等。同时,微糖也是一个庞大的糖尿病知识信息库,由来自于国内三甲医院的内分泌科、营养科等糖尿病相关科室的专家提供原始信息,他们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为糖友提供咨询和指导。糖友可以在微糖上获得专业的糖尿病知识,也可以选择固定的专业医生作为自己的院外咨询师。

  对于这样一款糖尿病管理平台,我们要疑问这些专业医生的动力从何而来?在微糖的各种应用场景中,微糖医生可以为平台上的患者提供收费服务,为相熟的患者提供免费服务,也可以仅仅把微糖作为一个科室的糖尿病管理工具。微糖不仅能够记录患者的院外数据,更能够从医护人员的角度出发,通过附属决策的功能,定期向医护人员发出提醒。

  微糖将糖尿病管理教育这种服务逐渐推向市场化,在美国的商保模式没有形成之前,是对糖尿病前置管理、预防并发症的一大探索。

  据介绍,微糖这一管理理念是参考了台湾的 “共同照护”模式,在台湾,2013年就有70.7%的糖友(118万人)接受了糖尿病共同照护团队的治疗。结果就是小于70岁的台湾糖友早发性死亡个案从1997年的44.4%,下降到2013年的29.3%。

  目前在台湾的糖尿病教育工作主要是由护理师与营养师执行,医师通常是团队的带领者,也扮演团队合作的关键角色。医疗院所申请健保“糖尿病疾病管理费”必须包含医师、护理师与营养师组成团队,且这些人员必须是“合格糖尿病卫教人员”或“糖尿病共同照护网认证人员”,因此是可以有机会取得专职或兼职的糖尿病教育工作机会。

  而微糖引入国际上糖尿病领域特有的教育师治疗理念,将中国第一批专业糖尿病教育师引入博医帮“共同照护”团队的一员。致力于由医生、教育师、营养师组成的团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唤起患者的疾病管理意识。

  另外,关于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学术界对IGT、IFG越来越重视,两者尚未被定义为疾病状态,但都被认为是正常血糖与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一种高危状态。IGT兼IFG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最高,两者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与微血管病变明确的危险标志。故应该对IGT、IFT进行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干预的终点不仅是糖尿病,也应包括心血管疾病。

  对于糖尿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控制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当饮食、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则在此基础上,用药物干预治疗,且药物治疗须个体化。在我国的公立医疗机构还未能形成相应的疾病预防管理体系之前,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像微糖这样的平台为广大糖友以及糖尿病高危人群注入新的疾病管理理念,从而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糖尿病管理新模式。通过民间的探索,将“共同照护”的理念普及到广大糖尿病人群中,使更多的糖友从中受益。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