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患者·故事

《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连载:把住化疗次数这关

举报/反馈
2014-07-07 10:32:1039健康网

  首先,应该说明,我们不拒绝化疗。

  我们曾问过主治医生:既然肿瘤已经没了,是不是就可以不做化疗了。医生也很迟疑:“如果是一期的患者,说不做就不做了;我记得你是滤泡性三期,按常规,总应该做满六次。你不做,就不担心刚刚休眠的癌细胞又活过来了?”

  一语中的,怎么不担心!我相信所有咬牙坚持化疗的患者都因为这个担心才如此孤注一掷!

《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连载:把住化疗次数这关

  我想,只有这样,患者才能在保存生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做几次化疗,让癌细胞结结实实地死去。

  然而,一次偶遇,使我意识到,这种想法可能错了,或叫“过时”了。

  那是2012年8月,也是我先生停止化疗,正在治疗肺损伤的时候,我抽空到北美看望我90岁的老母。在回程的飞机上,有一位老人与我相临。

  他说,几年前他得了场大病。我问他得了什么病。他说,淋巴瘤

  一听淋巴瘤三个字,我一下提起了精神,我问他:“什么性质的?”

  他说:“滤泡。”——喔,跟我先生一样!

  我问:“当时几期了?”

  “很严重了,全身都有了,骨头里都有。”

  “那就是四期了。怎么治的?”

  “化疗。”

  “做了几个疗程?”

  “三个。”

  “就做三个?为什么不做了?”

  “肿瘤没有了。”

  “医生没劝你再多做两次?”

  “没有。”

  “那你没担心复发?”

  “是啊,我当时也担心。我问医生,要不要再做几个疗程?医生对我说:‘一次化疗如同在你身上割块肉,你愿意让我再割一块吗?’”

  我听了很震惊。我问:“这是医生说的?”

  “是医生说的。”

  “是华人医生还是洋人医生?”

  “是洋人医生。”

  “那你后来没有复发?”

  “没有。我一直好好的。”

  “几年了?”

  “七年了。我73岁那年得的病,现在80岁了。我一点儿毛病没有了。这次我是回山东威海老家看一个小时候的朋友,他在威海帮我买了房,我要在老家多住些日子。”

  老人再说什么我都觉得不重要了,我牢牢地记住了那句美国医生的话——“一次化疗如同在你身上割块肉,你愿意让我再割一块吗?”

  哪个更有道理?哪个更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我没有答案。但我希望患者心里时刻装着那杆秤,一定在身体可承受的范围内接受治疗,在东西方治疗思想的碰撞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下药准星。

  牢记癌界的另一句话:癌症病人有三分之一是被治死的。

  关于作者:

  2012年3月,徐晓的丈夫张海鹰被查出患了癌症——非霍奇金淋巴瘤罹患癌症。之后一年多的时间中,夫妇两人小心治疗、积极思考、刻苦锻炼,如斗牛士般,闪身躲避着治疗路上总要遇到的各种凶险,终于让死了几回的海鹰活了下来,并且逐渐康复。徐晓和张海鹰成了癌症的亲历人。

  历劫过后,夫妇二人将这段经历记录了下来,写成《抗癌第一时间的抉择》这本书。在这本书中,你能看到,发现癌症后,第一时间如何选择医院更稳妥;化疗结束后,第一时间如何饮食、如何进补更恰当;康复阶段,关于运动量的把握以及一些实用的运动方法。这些医生通常不说的“小事情”,徐晓和海鹰详细地为您解释说明。海鹰说,这个工作本应由癌症咨询师来解说,但国内尚无这一职位,希望这本书能“补位”。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