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吴同果:我国猝死抢救成功率低 胸痛请勿拖延

吴同果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级甲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似乎成了挥之不去的“牛皮癣”,中国更是被冠以“冠心病大国”的称号。有资料显示,我国心血管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患病总数目前已达2.3亿,全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病的患者约有350万。

  对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吴同果指出,中国被称为“冠心病大国”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以冠心病的发病率来说,我国的发病率比西欧要低。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心血管病突然死亡(猝死)的人数非常多,“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年心血管病突然死亡人数约35万,而中国达到54万,很多患者缺乏对该疾病的认识、没引起重视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从而失去生命,所以说,我们成为冠心病大国。”

  

吴同果文章页图片水印

指导专家:吴同果,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客座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于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周围血管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和射频消融治疗。

  急性心梗死亡率  中国远高于欧美国家

  错过治疗时机是抢救成功率低的关键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说是许多心脏病患者的梦魇,在中国,因心梗失去生命的患者实在太多。吴同果举出深圳一个数据,深圳心脏性猝死(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仅0.7‰,一千个心梗病人不到一人被抢救成功,法国的抢救成功率则达到7%。

  是中国的医生医技太差,抢救不过来吗?不,以目前中国心脏内科和心胸外科的发展水平,要成功抢救普通心肌梗死没有问题,“拖延才是致命因素。”吴同果坦言。

  在国外,心血管内科医生拥有更多权力保证胸痛患者得到及时的介入治疗,但在中国,不仅要病人签字,还要经过其家属同意才可以施救。“最后的结果是,本该可以抢救过来的患者最终遗憾死去,吃亏的还是患者。”吴同果感叹道。

  所以,对于本身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病的患者,一旦出现胸闷、胸痛、上腹痛,不能抱着侥幸心理“等一等”、“先看看再说”、“可能是胃痛?”,而是应该立即到心血管科、急诊科先筛查心脏的症状和指标,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冠心病心肌缺血首选介入治疗

  心脏左主干血管严重狭窄考虑搭桥手术

  冠心病其实就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闭塞血管远端的心肌缺血。所以,冠心病发作就要马上“打通”血管,改善心肌缺血。而“打通”血管有两个办法,就是不少患者都听过的“心脏搭桥”和“心脏支架手术”。但是,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哪些患者该搭桥,哪些患者该放支架呢?

  “不同患者具体分析才能决定最终治疗方案,”但结合目前国内外治疗趋势,吴同果主任建议,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首选介入治疗,而且时间就是心肌,最好在发病90分钟内完成。

  介入支架植入术不需要麻醉准备、进大手术室,只需要一间介入室就可以抢救病人,效果最快,创伤也比较小。“我们强调:病人到达医院到支架打开、开通血管的时间总共少于90分钟”,吴同果主任所在医院大概60分钟就可以完成。

  那么,哪种情况该选择搭桥手术呢?吴同果主任建议,如果病人属于慢性闭塞或左主干血管严重狭窄,介入治疗难以开展,这种情况患者最好考虑搭桥手术,比较安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4-06-27 04:21:33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猝死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
猝死是正常死亡。猝死一般可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非正常死亡一般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包括火灾、溺水、工伤、医疗事故等导致的死亡,而正常死亡一般指由内在的健康因素导致的死亡,如病死、老死等。所以猝死一般属于正常死亡。 1、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导致患者突然死亡。大部分老年患者因为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发生后,由于心肌缺血坏死,心脏电活动紊乱而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出现室颤,如果未及时给予心肺复苏或者复苏失败而发生猝死。年轻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主要是因为各种心肌病,如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等导致。 2、非心源性猝死 非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以外其他的疾病导致。常见的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以及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都有可能导致猝死。 患者长期的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长期熬夜等也是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建议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注意锻炼身体,控制饮食,定期体检,一旦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熬夜猝死痛苦吗
熬夜猝死是痛苦的。熬夜会导致人体过度劳累,这时就会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改善,就有可能会引起局部供血障碍,这时就有可能会造成猝死。应尽量避免熬夜,以降低猝死的风险。需要清楚熬夜猝死原因、熬夜猝死征兆以及预防等情况。 1、熬夜猝死原因 熬夜猝死大多数的死因是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因为熬夜会导致人体的生物钟发生紊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容易诱发多种心律失常,甚至会诱发室速、室颤等多种恶性心律失常,甚至造成心源性猝死。还有些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急性脑梗死,这是因为心、脑血管的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的形成。另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者猝死家族史的人,更是熬夜猝死的高危人群。 2、熬夜猝死征兆 熬夜猝死会有一定的前兆,熬夜后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呼吸困难、手脚发凉、四肢无力等现象。同时患者也可以出现头疼、头晕、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脑神经异常现象。其次,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纳差、厌食、疲倦等状态,这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排除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患者健康。 3、预防 平时可以听轻音乐,减缓生活节奏,戒掉抽烟、酗酒,尤其是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规律的生活作息和生活习惯,每天要保证8小时充足、有效睡眠。每天都要进行适量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是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的,而且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同时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喉咙痛会引发猝死吗
喉咙痛是否会引发猝死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讨论,常见的病因有咽炎、喉癌等。 1、咽炎 咽炎一般不会导致患者猝死。急性咽炎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造成的,也有部分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如粉尘、烟雾以及有毒气体等。咽炎患者会出现喉咙干痒、疼痛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声音嘶哑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同时可遵医嘱配合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西瓜霜润喉片、蒲地蓝消炎片等缓解症状。同时患者需注意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炎的症状。 2、喉癌 喉癌可能会导致患者猝死。喉癌是指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声嘶、呼吸困难、喉咙痛等。早期症状与慢性咽炎症状相似,表现为喉部异物感等不适,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咽部异物感更明显,可出现吞咽梗阻感,表面溃烂时会出现咽喉疼痛的现象。如肿瘤压迫气管严重,可出现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引起猝死的发生。患者可通过组织病理活检、喉镜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如患者确诊为喉癌,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及时进行治疗,配合医生的治疗使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控制肿瘤的扩散和转移。喉癌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等综合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烟酒的刺激,加重疾病症状,影响治疗的效果。同时提醒患者如发现咽喉部不适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