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行业·动态

赵性泉:研究发现血压波动与斑块出血密切相关

举报/反馈
2013-07-02 17:13:0139健康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赵性泉教授在2013年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宣布,一项关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CAPRICE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这一研究项目得到了北京市科委专项基金的资助,旨在探究中国人颈动脉斑块对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

  赵性泉教授对媒体表示,经初步研究,对于基线期首批81例卒中患者的数据初步分析发现,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发生率为28.4%,10%的患者双侧颈动脉均发生易损斑块,尤为重要的是,这一研究发现了血压波动与斑块内出血密切相关。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已对国人健康形成极大威胁。研究显示,脑卒中5年复发率达20%-47%,且每次复发会进一步加重神经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我国每年因脑卒中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病理学研究证实,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引发的血栓栓塞,是缺血性卒中的致病“元凶”。因此,对脑动脉易损斑块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关键。颈动脉是最为主要的脑血管结构,研究该血管的易损斑块特征,是攻关“脑卒中防治”难题的重要窗口。

  基于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评价”的重大需求,以美国华盛顿大学苑纯教授为首的课题组,成功开发了磁共振高分辨率、多对比度、黑血管壁成像技术。经过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该技术能准确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与成分特征,在识别易损斑块方面明显优于超声和CT血管成像。

  赵性泉主任及其团队基于前述基础,开展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旨在探究国人颈动脉斑块特征对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

  他介绍说,这一项目将选择300名卒中患者,在基线期对其进行脑和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研究,之后随访一年,重点观察有无卒中复发。通过分析颈动脉斑块影像特征和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指标与卒中复发的相关性,初步建立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的预警系统。

  这一研究项目由北京天坛医院,参与单位包括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影像研究中心、北京长辛店医院航天总医院海淀医院和解放军309医院。采用全世界最先进高场磁共振高分辨率斑块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易损斑块进行高清成像和精准的定量分析,清华大学影像中心提供磁共振成像核心技术和中心化影像判读。本项目将历时两年,其研究成果将为中国人群的卒中二级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赵性泉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