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上海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上海

上海部分医院对本市医保病人试行“先看病后付费”

举报/反馈
2013-02-21 09:45:05CRI

  连日来,卫生部提出推进“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引发广泛关注。昨天记者调查发现,沪上已有多家医疗机构在稳步推进这一模式,而分析这些医疗机构的具体操作方案,就发现它们各自拥有推行的特殊土壤,即只对有本市医保的患者试行。其探索也许给“先看病,后付费”模式一点提示。

  徐汇社区模式:98%以上病人为社区居民  多数为医保病人

  在上海,“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在徐汇区13个街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推行两年。据初步统计,试点这种看病模式后,患者整个就诊过程可节省30-40分钟,而逃费率也在逐渐下降。

  2010年9月,斜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是徐汇区首个试点新模式的社区医疗机构。如今,病人在这家社区医院看病只需先刷一次卡,即医保卡或医院就诊卡,如同去银行里办业务先取号,然后根据挂号单上的号码以及等待人数和时间,按时就诊,而不用在医院里“坐等”;待完成所有诊疗后,再去窗口结一次账。

  “这个模式免去了挂号、就诊等两次的排队时间。”斜土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克明告诉记者,“在社区,‘先看病,后付费’对病人的最大好处,就是缩短就诊等待时间。”

  数据显示,这家社区医疗机构平均日门诊量为1800人,在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前,早晨医院里天天排长队。“减少排队,实际就是把节约下的时间还给病人,医生跟病人可以有更多沟通时间。”吴克明说。

  与此同时,医院内部流程也有所精简。记者发现,在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楼、3楼的付费窗口都已关闭,付费窗口与人员有所精简,医院人力成本费用相应降低。

  当然,推进之初也有波折。吴克明称,最初的难题还是病人不熟悉新的看病流程,有的甚至以为只要不开药就不用付费而直接离开医院。“最初几个月,每月都有几千元欠费,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五六千元。”两年过去了,附近居民慢慢熟悉了这种看病新模式。最新统计显示,去年一年逃费金额仅314元,“还不排除有些病人在下次看病时会补交上次的欠费”。

  目前徐汇社区医疗机构推行的“先看病,后付费”模式,主要面向社区居民,换言之,都是有医保卡的居民。“98%以上的病人是社区居民,自费比例有限;并且社区医院从事的是基本诊疗,开基本药品,患者逃费的动机有限。”在吴克明看来,与三级医院自费病人比例超过50%的情况相比,社区更易推广“先看病,后付费”模式。

  龙华医院模式:防止逃费  只针对医保病人

  昨天,龙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沈平忙得连轴转,不是看病,而是接待一波波记者采访——龙华医院是沪上首家推行“先看病,后付费”模式的三甲医院。

  2010年10月,龙华医院对医保普通门诊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将所有的付费项目整合在一起,病人需排队先付费就能看病、检查,待到一切结束,最后排一次队付清全部诊疗费用。与斜土的实践类似,龙华医院统计,平均每个病人节约30分钟就诊等待时间。据悉,该院平均日门诊量达到8000人,节约30分钟,对缓解患者的焦灼情绪、提高医疗效率意义不小。

  记者昨天从龙华医院获悉,这个新模式实行两年来,约有20%的就诊病人选择这个流程,其中有1.4%-1.5%的逃费率,数据显示,2012年1月到7月,共计有2.5万元的逃费。“主要是病人对付费流程不熟悉,以为看完病没有开药就不用付费,直接离开医院;但也不排除有人是故意逃费的。”沈平告诉记者。

  据悉,龙华模式目前也只针对医保病人,某种程度上也是医院的自我保护。举例来说,医保病人如有欠费,下次再来龙华看病,系统会自动提示上次的欠费,缴清才能进行下一步诊疗。

  “当然,理论上讲,病人如果下次不来龙华诊疗,欠费就难以追回。而我们之所以依然选择这个模式,是基于对本院病人特色的调研。”沈平告诉记者,龙华医院以中医诊疗为特色,首先,75%以上的病人是医保病人——这点与其他以西医为主的医院截然不同,后者医保病人大约仅占40%,甚至更低;其次,老年病人多;第三,复诊病人多。“连续就诊”的特点可能将逃费概率降低,这也是该院坚持这项便民创新项目的动力。

  ■专家建言

  社会诚信是收费模式改变的基础

  不难看出,推进“先看病,后付费”过程中,医院处境尴尬:一方面要体现公益性,另一方面要想法将“逃费”等危及医院正常运转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本市三甲医院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务工作者向记者直言,“先看病,后付费”考验的是整个社会的诚信度。

  “如今,医保支付为年度考核结算,而不是时时结算,如果再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逃费是应考虑的风险,这意味着医院必须有一笔数目不小的流动资金来填补资金空洞,不然现金流就断了。而当医院每天盘算着填补资金空洞,对患者来说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记者采访发现,过去几年,本市三甲医院在个别科室尝试试点“先看病,后付费”,但超过理性范围(不熟悉新制度导致)的逃费情况,让他们对“先看病,后付费”的推开前景持谨慎观望态度。

  在医院管理者看来,“先看病,后付费”需要类似诚信联网的社会支撑体系。“如果在A医院看病欠费,到B医院就会碰壁;如果诊疗时欠费,在贷款买车、买房时也将受挫,恶意逃费就有望缓解。”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克明说。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该模式下,地方医保统筹定点医院范围内看病的患者(这类患者目前是先交押金,出院时结算)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押金对其并不存在压力的,后付费对这部分人优惠并不大;第二类是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押金的,后付费对这部分人影响大,受益最多,但其中会有一部分人出院时可能也交不起自费部分;第三类是有经济能力但恶意拖欠者。“对于第二类中无能力支付费用者,应通过设立医疗救助制度来解决,而第三类患者是医院最大的风险,应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来解决。”朱恒鹏称。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