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北京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北京

仿制药必须“形神兼备”

举报/反馈
2012-12-14 09:17:2139健康网

  药品质量是直接影响药品疗效的重要因素,然而对药品质量的判断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药品质量的专家也很难通过肉眼来判断它的质量。

  “在中国,已上市的十八万种药品中绝大部分是仿制药”,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教授在研制开发制药企业协会举办的药品一致性评价座谈会上指出,“了解仿制药的质量,对于我们而言更有意义。”

  今年年初出台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是中国第一个关于药品安全的国家级独立规划。规划首次明确:

  全面提高仿制药质量,对2007年修订的《药物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其中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临床常用的仿制药在2015年前完成,未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不予再注册,并注销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这一新政将对中国医药产业产生重大影响,但从他国经验来看,虽然部分企业在早期将会经受较大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只要配套政策得当,这种冲击将会演变为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的驱动力。

  仿制药应提升药品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很多人认为,药品成分相同,含量相同,服用后效果也一定相同,但其实,药物成分被人体吸收了多少才是关键

  就像不同品牌的奶粉,有些奶粉用温水就可以轻易冲开,而有些奶粉则需要费力搅拌才能勉强化开,甚至残留颗粒状干奶粉。判断仿制药质量,尤其是口服固体制剂,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赵志刚教授强调,是药品的体外溶出度。

  以口服片剂为例,优质药物会对患有该疾病的所有人群都具备一定的疗效;而低品质药物可能只会对部分特定人群有效,甚至对某一部分患者疗效甚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低品质药物“适应性比较差”。

  决定药品在人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差异的因素是药品在不同环境下的溶出度。如果在进行仿制的过程中没有对仿制药和被仿制药的溶出度进行科学对比,没有相应的指标,就很难制造出高品质的仿制药。

  仿制药要仿成分 更要仿结构

  一些化合物,虽然原子组成相同,但由于空间构象不同,互为镜像;就想人的左右手,看起来一模一样,但却不能重合,这就是所谓的“手性结构”。

  有些手性不同的化合物药物活性与毒性完全不同,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够造成了1962年的“反应停”时间,世界各地出现近万例畸形“海豹胎”。

  还有一些药物的结构更为复杂,以恩替卡韦为例,结构中含有3个手性中心,8个不同的空间结构,但其中只有1种在疗效和安全性等指标表现最佳。

  正因如此,药品生产极具挑战性。生产者需要在生产中尽量合成符合要求的“好分子”,并把表现不好的“坏分子”剔除出去,同时还要保障每一片药品中都含有同样剂量的“好分子”。

  良好稳定性是药物疗效的基本保障

  药品从被生产到被使用,往往间隔数月甚至数年,这种法遏制的“老化”会对药品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优质药品在有效期内即便有“老化”现象,也能保证衰减不影响疗效,而低质量药品则会因为过度“老化”而丧失应有的疗效。

  因此,仿制药不光要仿成分,在药物的稳定性方面也要尽量向原研药看齐。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措施来提高药品质量,此次计划分期对仿制药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就是让二者在关键性指标上进行对照。

  相信通过对照与评价,我国仿制药质量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高速发展背景下 仿制药工业问题显现

  目前,我国制药业仍以仿制为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有效解决了老百姓的用药问题,在维护大众健康方面更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科技进步及公众对用药安全和药效的要求日益提高,仿制药工业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

  首先,药品质量与国际水准存在显著差异。上海对2007-09年进口药品和同期地方抽验药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进口药品检验总体不合格率维持在0.1%以下,而国产制剂抽检不合格率为3%左右,国产药物不合格率比进口药品高出30倍。

  巨大的质量差异使中国药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及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比也相去甚远。

  其次,药品质量标准的发展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现行《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品种4567个,仅占国家药品标准总数的27%,且标准管理涉及多部门。在美国,这一数字达到80%。

  2002-06年,仿制药申报数量惊人,这期间在标准上对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技术要求几乎空白,这也是国内部分固体制剂仿制药与原研制剂相比临床疗效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惠民工程,同时也为整体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提供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虽然不到4年的时间要完成570个化药品种、3.3万个批准文号、24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的“一致性评价”难度空前,需要国家的决心和巨大的投入,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工程之初就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科学而严格的评价指标,完善激励政策,并坚决落实。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总裁卓永清则表示,完成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仅仅是中国医药产业升级之路的起点,瞄准与原研制剂的临床治疗等效性并在国际医药创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才是中国制药产业等下一个里程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