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部分病人“上得去下不来” 双向转诊遇尴尬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划,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之间有一条双向转诊通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然而,这条通道却一直存在“肠梗阻”,转上容易转下难,病人们愿意从社区转上大医院就诊,转回社区进行康复或后续治疗的人却少之又少。8月21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请来南宁市60多家社区卫生机构的负责人,就双向转诊问题进行座谈。

  大部分病人“转不回去”

  事实上,双向转诊已推行多年,但相当一部分居民都不知道这回事。家住江南区亭洪路的市民覃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家人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到附近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去,没想过在社区卫生机构看,“社区的条件跟大医院肯定没法比,看病这事不比买件衣服,医疗质量是要首先考虑的”。

  听记者描述了双向转诊的概念后,覃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凭着社区卫生机构的转诊单可以到大医院优先就诊,那我当然愿意先到社区看。但是如果在社区看不好,转到大医院还得跟其他病人一样排长队,还不如直接到大医院看,省得在社区多折腾一次。”

  “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愿意转上大医院治疗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转不上去’,而是‘转不回来’。”座谈会上,不少社区卫生机构的负责人都说起了这个问题。

  西乡塘区百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负责人张女士说,通过社区向上转诊的病人很多,像心脏病肿瘤等处理不了的情况,他们都会安排病人就近转到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或按病人意愿转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一般情况下,在大医院治疗后稳定了,病人就可以回到社区进行后续治疗或康复,如脑梗病人,度过危险期后,回到社区进行康复更方便也更经济,但实际上,转回来的病人少之又少。

  “回路通畅”等于多出一家医院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是全区接收转诊病人最多的医院之一,80%以上的就诊病人是区内外转来的。今年上半年,该院接收的南宁市各社区服务中心(站)的转诊病人中,门诊慢性病6115人次,住院361人次。

  该院领导跟社区卫生机构有着同样的困扰:转来的病人不愿转回去。该院院长曾志羽告诉记者,医院非常支持符合条件的病人转回社区。可不少病人手术完拆线了还不愿出院,总觉得自己还没完全康复,千方百计找关系要再住几天。与此同时,医院每天都有病人在排队等床位,却住不进来。

  曾志羽说,出现这样的问题,优质医疗资源有限是一个主要原因。为了让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更多人,双向转诊的理念是解决之道:大医院病床周转率提高,让更多人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社区卫生机构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患者“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

  曾志羽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双向转诊制度非常成熟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在7~8天,我国则是10~12天。以该院接近3000张床位的规模计算,如果能把平均住院天数缩短1/3,就能多出1000张床位,相当于多出一家医院。

  完善双向转诊还需多方努力

  双向转诊“转回难”并不完全是患者的就医观念问题,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有限也是重要原因。东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梁佩兰坦言,在有的情况下,病人即使转回来,社区卫生机构也“接不住”。以康复为例,简单的针灸、推拿等治疗没问题,但是中风后肢体、语言功能的康复等需要专业康复师的指导,很多社区卫生机构都没法提供。该中心此前也一直没有专业康复师,直到今年才选派一名人员去参加培训。

  参会人员都认为,疏通双向转诊通道,还需要多方努力。卫生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关的细则,如转诊指南,什么情况该转,往那里转,以及相应的奖惩办法。通过政府投入、大医院技术帮扶等多种手段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群众的就医观念也有待转变。

  名词解释

  双向转诊: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设备和技术条件方面的限制,对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转移到上一级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上一级医院对诊断明确、经过治疗病情稳定转入恢复期的病人,返回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机构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其目标是为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缓解大医院就医难问题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社区医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点资源。

(责任编辑:余渭霞)

2012-08-23 09:25:24浏览2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抑郁症和多动症的区别
抑郁症和多动症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好发人群不同等,患者需要明确病因进行治疗。1、病因不同多动症是一种心理障碍,可能是由于遗传、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引起的。而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可能是由于遗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心理社会因素等因素引起的。2、症状不同多动症患者会出现注意障碍、活动过度、情绪激动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学习困难、神经发育异常等情况。抑郁症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自责自罪的情况。3、治疗方式不同多动症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哌甲酯、托莫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而抑郁症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医生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疗法等方式进行改善。4、注意事项不同多动症患者在平时要避免从事危险性的工作,避免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抑郁症患者在平时要避免喝酒、吸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例如苹果、西红柿等,平时可以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和晒太阳,有助于疾病的恢复。5、好发人群不同多动症多发于儿童,而抑郁症好发于成年人。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