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疗·资源

学者称当前中国医改最核心问题是资源供应不足

举报/反馈
2012-08-01 09:52:35国际在线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医改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7月28日召开的2012中国医院院长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指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大难点是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的改革应加强其公益性,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

  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也是体现公益性、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医改成败。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的公立医院,集各种矛盾和问题于一身,成为医改绕不开的“堡垒”。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表示:“目前医改的成果还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医疗改革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民生问题长期的焦点、难点之一。而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是公立医院改革没有同步跟上。这种滞后可能导致前期成果的抵消,比如公立医院逐利机制不破除,政府投入的大量资金被医疗机构、医药流通部门分割。因此,医药卫生改革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公立医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国恩教授也认为当前中国医改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资源的供应不足,不能够满足医疗服务需求急速增长的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发展一定是医患矛盾。扩大医疗服务的供应能力,是根本之道。“我们现在出现的问题根子在于供需矛盾很深,供需矛盾深不会处在需求本身上面,需求是一个客观的主体,它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基因谱的转变、老龄化,收入增长等等是必须发生变化而且总的趋势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任何一个医疗体制和医疗体系都必须不断地根据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而迅速地做出改变。如果不能改变就不能适应医疗服务增长的要求,就会形成供需矛盾。我们对体制的改变,今天在进行,也会永远在进行。”

  公立医院要加强其公益性,就要扭转过于强调医院创收的倾向,政府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让其成为群众医治大病、重病和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平台。“首先是政府的责任,要确保公立医院运行有保障,执业医师有较高的积极性,是决定医改成败的关键因素;第二,改革以药养医的积弊,完全切断医药合谋的利益链条,让执业医师回归阳光,维护医道的尊严;第三,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医院管理模式进行重组,赋予其真正自主的业务经营权,切实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第四,降低公立医院比重,一些公立医院通过改制,在自然形成的竞争中优化格局。”

(责任编辑:余渭霞)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