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各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各地

阳光救助基金:分享阳光 大爱无疆

举报/反馈
2008-02-27 10:36:0039健康网
阳光救助基金:分享阳光 大爱无疆
 

  阳光医院集团董事长王晓泸女士

  2008年1月2日晚,一台名为《分享阳光•大爱无疆》的慈善晚会在深圳广电集团演播大厅隆重举行,笔者也有幸受邀参加了这台晚会。看到晚会上盲人小朋友的精彩表演,失明打工者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演艺明星的真情献唱,以及一个个爱心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在场的观众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笔者也开始好奇起来: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样一台为失明患者献爱心的慈善晚会呢?于是我们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在晚会后采访了阳光医院集团董事长王晓泸女士,对“阳光救助基金”也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阳光救助基金”发起的缘由

  通过《分享阳光·大爱无疆》这台慈善晚会,我们知道“阳光救助基金”是由阳光医院发起的,作为阳光医院集团的董事长,王晓泸女士做出这样一个善举的初衷是什么呢?

  王总微笑着告诉我们:“就像在《阳光救助基金慈善晚会》上说的,这确实是出于一种感恩。因为我们是在深圳发展起来的一家民营医院,一个民营医疗的企业、集团,如果不是因为改革开放,如果不是因为深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其实凭我们一群医生是很难拥有这样一个事业的、专业的平台的。

  我们从98年成立的一个诊所发展成现在这样一个拥有几家医院、并且有还有网络公司、医疗设备公司、传媒公司以及投资公司这样一个民营企业,除了我和我的同事、合作伙伴一直不停的努力以外,也确实跟深圳的政府,还有改革开放的政策、跟很多企业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是分不开的。这种感恩是一直都有的。”

  “阳光救助基金”得到深圳了多方的帮助

  之前还听说“阳光救助基金”的设立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于是我们也请王总向我们具体介绍一下。王总介绍说:“为什么在06我们发起了这样一个基金呢?由于我们整个医院、整个企业是由眼科诊所发展起来的,是通过治眼病、眼科的手术发展起来的,眼科也是我自己的专业。我们医院的专家委员会有一位名誉主席,是美籍华人王明旭博士。由于王博士在眼视光学和角膜病方面与我们医院有比较密切的学术交流,并且于几年前加盟我们的专家委员会并成为主要成员。

  05年在美国时,王明旭博士发起了一个关于治眼病的慈善舞会,它每年举办一次,参加的人员都是美国的社会名流,还有美国的知名眼科医生,他们以舞会友,通过舞会的这种形式,将舞会的门票拿来帮助那些经济贫困的失明患者,我听了以后觉得这个创意挺不错的。

  在06年9月份,我们在北京参加全国的眼科年会,在北京的会议上,中华医学会分会员、全国眼科的领军人物赵家良教授邀请了两岸三地的眼科专家,在北京举行了一个聚会。那天我很荣幸地和王明旭博士一起受邀参加了只有三十来个眼科专家出席的一个晚宴。在晚宴上我就和王博士的一个好朋友,也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周博士挨着坐。周博士在广州有一家公司,想把美国的一些先进材料、技术和设备引进到中国大陆来,当时就和我谈到了人工角膜。因为我自己也是眼科医生,对这个就很敏感。

  全中国失明的患者有900多万,其中因为角膜病致残、失明的大概有400万,这400万人中每年只有5000人能够重见光明。为什么只有5000人呢?就是因为没有角膜的材料。中国在这方面来说还是一个观念比较传统的国家,即便是在临终前,愿意捐献角膜的人也不多,所以每年全国只有寥寥无几的5000人能够通过角膜移植的手术重见光明。如果现在有了人工制造的角膜问世的话,那么它实在是意义重大。

  这种材料在美国获得了FDA认证,但是成本比较高,我当时就鼓励周博士想办法把人工角膜引进到中国来,他却说中国市场承受不了这样高的成本,对此没什么信心。那天我为了说服他,就说不要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它,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它的意义太大了。他说如果没有人负担得起费用,也不会有人来买,因为失明的患者往往没有很强的劳动能力和经济条件。

  我说我想到了一个办法:那些病人可能没有那么多钱,但是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人是一大把,有爱心的企业也是一大堆。我说可以由我来策划这件事,帮忙进行推广,你不要担心它没人买,你只要想办法把它引进来就行了。他问:你有什么高招?

  我说,产品要进入中国市场,必须另辟蹊径,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去做广告、去找医院的院长、设备科的科长,去打通这些渠道让医生用。这些方法对人工角膜是不适合的。它要走慈善、走公益这条道路。我们可以现在深圳举办一个新闻发布会,举行一个国标舞表演,请最知名的选手来做表演,然后去组织一批爱心企业、企业家。我们可以先通过国家的残联组织一批因为角膜病失明的患者,然后组织一帮企业家、爱心人士进行认捐,再组织一个见面会、新闻发布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让人工角膜进入中国市场。他一听特别来劲。

  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着手这件事,我找到了深圳的港龙舞蹈机构,找了中国国标舞总会,找了深圳医学会眼科分会、深圳都市频道一起来策划这件事。正好06年12月份全国第20届国标舞锦标赛在深圳举行,国内一线国标舞演员云集深圳,12月2号在罗湖体育馆举办了这场舞会,作为引进人工角膜前期的铺垫。

  我们医院有飞秒激光这样一个设备,飞秒激光做人工角膜移植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我们医院有这样的技术、设备,但是缺这样一个材料,所以这是我们义不容辞去做的一件事,这是我们专业范围以内的,也是我们医生的职责所在。看见一些患者能够通过一些高科技设备、技术重见光明,我们真的很开心,这种开心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甚至跟金钱无关,这种开心会让人上瘾。你会看见一个个完全绝望的患者通过这种其实还不太复杂的技术改变他今后的一生,改变了他整个家庭,好像没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了。所以我们就很起劲地为这件事做准备,它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依靠更多的力量、更多人参与才行。”

  “阳光救助基金”主要帮助哪些人?

  “阳光救助基金”于2006年11月28日由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慈善会批准正式设立,我想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阳光救助基金”主要用于救助哪些群体与个人呢?王晓泸女士介绍说,她们向深圳市民政局慈善会申请这样一个专项的慈善基金,深圳市民政局很支持,06年我们开始申请,06年11月28号这个基金终于批下来了。

  阳光救助基金是一个由阳光医院集团发起的,冠名为“阳光”的医疗专项救助基金,主要是用于经济贫困的、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医药费用的失明患者,但是不限于角膜病,还包括白内障、其他眼病患者和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和个人。

阳光救助基金:分享阳光 大爱无疆

重见光明的两位老人专程从贵州黔东南山区赶赴晚会现场

  “贵州复明行动”传递深圳的爱心和真情

  2007年11月“阳光救助基金”派出了一支医疗专家队伍远赴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当地的贫困白内障失明老人免费进行手术,使100多位老人重见光明,王晓泸女士又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爱心行动的呢?这个问题让王总打开了话匣子:“我们这次救助的贵州地区,不单单存在资金的问题,一个州2万5千多的白内障病人,按1000元钱救治一个病人来算的话,要2万5千个病人重见光明,需要2500万。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