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胃癌多吃“C食物”
任何单调的饮食结构或是偏食,都会造成体内某种营养过剩,导致营养失衡,进而使潜伏在体内的癌细胞趁机发展。以胃癌为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胃癌高发区的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维生素C。
在胃癌的高发国———冰岛,人们喜食鱼肉和羊肉,蔬菜则以土豆为主,除了在温室培养的少量蔬菜品种外,基本不产水果,而居民餐桌上的新鲜水果和蔬菜更是少得可怜,从而使维生素C的摄取量比其他国家低很多。
然而,维生素C能够阻断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亚硝基化合物合成,从而起到防癌作用。因而,国外有人曾提倡通过增加维生素C摄入量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尽管还需要寻找更有力的证据来验证此观点,但通过摄食大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C,已被多个国家写入癌症预防的膳食指南中。
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主要有猕猴桃、橘子、西红柿、辣椒、青菜、苦瓜等,胃癌高危人群不妨有意识多食用点上述食物,但不建议大家通过药物来补充维生素C,因为任何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而不能自行服用。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尽管平时提倡大家多吃一些粗粮,多摄入魔芋、大豆及其制品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但是每天的推荐剂量不要超过30克,因为曾有相关研究显示大剂量的膳食纤维不仅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还可影响到部分微量元素吸收,甚至与胃癌发病率有关,建议大家不要超量食用。
常吃生姜可有效预防患胃癌
根据中药理论,生姜可发汗解表、散寒止疼,同时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有利于脾胃养护,而脾胃好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降低癌症发生。另外,生姜的姜辣素可刺激舌头上味觉神经,刺激胃黏膜感受器,并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强,降低得胃癌风险。
生姜对胃癌的防治作用是长效的,需要长期食用。其实,姜的吃法很多,既可当调料入味,也可凉拌着吃,或是选用姜芽,用盐腌制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生姜性辛温,不可一次过多食入, 阴虚内热者禁用。此外,烂姜中含黄樟素,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因而也不宜食用。
调查研究结果还发现,胃癌高低发地区健康居民日常的膳食结果及营养水平,每月摄入量均无差别,且饮食习惯中胃癌高发区健康居民喜吃炸、烤、烟熏及腊肉食品,对炒、煎、炖、凉拌食品的加工方法相对较少。
叶酸与胃癌预防
《生命时报》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用叶酸预防胃癌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老一辈专家江绍基院士和萧树东教授首先倡导的。后来,受到美国人用叶酸预防结肠癌的启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房静远和仁济医院消化科朱舜时两位教授,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临床试验。
房教授告诉记者,80%—90%的胃癌为肠型胃癌,其早期症状很难与一般胃病区别,因此我国目前仅可发现10%左右的这类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则是其最主要的癌前病变,75%伴有重度异型增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不治疗,会在8个月内演变为早期胃癌。而叶酸,能通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来预防这部分胃癌的发生。
此外,房教授还解释说,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与DNA的合成、稳定,及甲基化高水平的维持密切相关。如果甲基化水平低,癌症基因活动性就强,容易诱发癌症。摄入一定量叶酸,能使DNA甲基化保持在正常水平,使癌症基因失去活性,从而控制癌症的发生。
叶酸长期坚持服用才有效
既然叶酸能预防胃癌,那么服用多少会有效呢?房教授认为,一般最好在每日3餐后各服1—2片(每片5毫克)叶酸,而且要长年坚持服用,才会起效。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效果会更好。
同时,在平时饮食中补充一定量的叶酸也非常重要。叶酸的食物来源主要包括菠菜、胡萝卜、南瓜、马铃薯、豆类、坚果、糙米、乳酪、全麦谷类、酵母、动物肝脏、鱼油、蛋黄等。
胃癌患者不能随意服叶酸
虽然叶酸能有效预防胃癌,但房教授强调,如果已经确诊为胃癌的患者,就不能随意服用。因为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讲,一旦体内有了肿瘤,再过量服用叶酸,就有可能促使肿瘤加速生长。
虽然在化疗期间常配合应用叶酸的代谢产物四氢叶酸钙盐,不过,房教授认为,事实上,此时并没有直接用叶酸治疗胃癌。另外,美国学者也发现,虽然适度的叶酸能有效预防结肠癌,但那些已经患结肠癌的患者,如果再服用叶酸,会对病情不利。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邓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