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讯·各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诊疗 > 医讯·各地

深圳市120指挥调度系统全面运行

举报/反馈
2009-12-23 10:06:0039健康网社区

  从3部电话手工接线到24个坐席全智能化调度,深圳的120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大变脸”。昨天在市120指挥中心看到,政府投资2424万元进行的深圳市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已经全面运行。

  据市急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改造后的市急救中心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网络化、高度信息集成、高度智能化、高度现代化”的国际先进水平的指挥调度系统。

  经过近四个月的试运行,新的120指挥调度系统发挥了高效的调度功能,为抢救市民的生命多了一份保障。新的120指挥调度系统到底有多先进,记者日前到市急救中心进行了探营。

  接警同时完成调派救护车

  走进新升级的120指挥调度中心,眼前过去熟悉的3个人3部电话紧挨着接线的场景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大厅,智能化的接线台;墙上的大屏幕自动显示着今日受理的电话数量和调派车辆的情况,遇到大的灾害事故时,这个大屏幕将显示全市的急救调度电子地图,方便指挥部应急指挥调度。

  急救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的急救调度系统共由14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有线通讯子系统、数字录音子系统、呼叫受理调度子系统、急救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医疗救治信息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车载GPS子系统、移动医疗急救监护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计算机系统平台子系统、急救分站终端子系统、首长指挥室子系统、大屏幕显示子系统、基础环境建设子系统等。

  新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120将大扩容,系统规模总席位有24个,可以满足日常公众急救及突发事件应急要求。根据深圳市目前的常住人口加上流动人口,同时考虑人口增长率测算,新的急救调度系统以1400万保障人口作为服务对象,设计的日报警量为12000件。

  了解到,由于采取了全自动化系统,改变了过去人工接线、填单的落后局面,120各环节的指挥效率更高,也更为精准。

  急救中心的负责人告诉大家,过去,120接警后,受理员在填写完受理单后,先给派车的网络医院打电话,确定出车后,再给患者打电话,告知出车的信息。一通接警要打至少三个电话。

  现在的流程就完全精简了:调度员一边接报警电话,一边在电脑上输入呼车原因、发病地址、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确认无误后一点鼠标,电子受理单就会自动发送到派车医院急诊科的电脑终端,这些信息也同步发送到救护车的车载GPS上,实现了高效的“一键调度”。调度员在接警的同时就可以完成救护车的调派,一通接警一个电话就可以完成。

  急救地址自动生成电子地图

  综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新120指挥调度系统的一大亮点。

  报警时不知道自己具体的方位在哪里,不要着急,新的120系统与电信、公安联网,只要你是用固定电话报警的,电脑上会自动显示电话所在的地址;如果你是用手机在户外报警的,只要报一个最近的电线杆编码,也能定位你的位置。

  深圳120指挥调度系统实行“集中受理、同一调度、分区救治、就近派车”的运营模式,中心把79家网络医院及所属的110余台救护车安装了GPS车载终端联网。GIS地理信息子系统将区域内各级急救资源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纳入计算机管理,使系统能在地图上直观、快捷地进行指挥调度,以合理利用急救资源,缩短急救半径,满足急救分秒必争和时间紧迫性的要求。

  只要调度员确定了患者的具体地址,120指挥中心计算机系统就会根据急救地址自动生成电子地图,并推荐出离现场最近的适合施救的医院和救护车。

  接到调派指令和电子地图后,救护

  车出动,GPS不仅可以给救护车导航,还可以把救护车的全程行车路线实时同步呈现在120受理台的电子的图上,实现120急救指挥中心对救护车地实时监控、动态调度、集中管理。

  移动医疗实时互动

  新系统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采用移动医疗急救监护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构建集呼救受理、调配、急救、监护于一体的移动救护平台。现场、120、急救网络医院三方通过双向或多向的高速数据传输,实现了实时的视频、语音、医疗信息的互动。

  也就是说,当出现重大的灾害事故时,最早到达的救护车可以通过移动医疗急救监护系统,将事故现场的情况通过摄影机的拍摄,同步传送到首长指挥室的大屏幕上,方便“指挥官”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指挥调度。

  接到重病人后,在赶回医院的路上,移动医疗急救监护系统还可以将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检测的情况和患者的病情通过图像或文字的形式先传输回医院,并与急诊科实时互动沟通,急诊科马上就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先做好接诊准备。这种急救的无缝对接模式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据了解,这个指挥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完成与公安110等单位的联动,对于危重病人还可以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实现整个社会的应急联动系统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120受理、调度响应速度,减少病人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升卫生系统对紧急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信息电子化永久存档

  新系统通过光纤、专线、无线数字集群等方式把120指挥调度中心和分布在地区范围内的急救站、医院等急救单位联成一体,由指挥中心采用电子地图、卫星定位、电脑指挥、远程会议等方式进行统一呼救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将原来的“信息孤岛”统一到共用的网络平台上。

  新系统也实现了对医护资料、医疗急救信息、医疗统计数据、急救方案以及呼救受理和医疗救护过程的同步数字录音、录像文件的归档永久保存,使120指挥中心成为全市的集医疗、救援、各种中毒、传染病等突发健康事件信息的处理中心。

  在采访中了解到,新系统还设计了一项功能:“重点病人信息资料卡”。凡是120曾经出过车接诊的患者,急救人员当时都会填写一份很完整的电子病历,这些信息都会存储在系统里。病人下次再报警时,系统就会自动调出所有的就诊信息,方便急救医生、接诊医院更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准确地开展急救。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