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以贫血、发热、出血、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想要确诊是否为急性或慢性白血病,可以通过临床症状、血常规化验、血涂片、骨髓穿刺、免疫学检查等方面来确诊。
1、临床症状:有贫血、发热、出血、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这些表现与其他贫血、感染、肿瘤相似,是造血系统疾病的症状。还可以出现原发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骨骼及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皮肤黄疸、牙龈增生等;
2、血常规化验:急性白血病病人血常规化验检查,可出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尤其是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而慢性白血病病人,血常规化验中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血小板减少;
3、血涂片:急性白血病病人通过血涂片,可看见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增高。而慢性白血病病人,血涂片中可观察到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例减少;
4、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确诊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检查,对于白血病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可以诊断是否为急性白血病。另外,骨髓活检可诊断慢性白血病是否出现骨髓浸润,以及慢性白血病细胞的分期;
5、免疫学检查:常用的免疫学检查包括血清免疫学检查、细胞免疫检查,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判断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是否存在,进而对急性白血病进行分期。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出血、贫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治疗。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衡水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