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感染性心内膜炎、烧伤、开放性骨折、皮肤外伤以及严重慢性病都可能增加败血症的风险。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经由受损的心脏瓣膜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附着在心脏内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由于心脏瓣膜受损,血液流动不畅,可能导致菌血症的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
2.烧伤
大面积烧伤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丧失,使外界细菌易于侵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立即就医接受补液、清创和预防感染等治疗,例如输注平衡盐溶液、应用磺胺嘧啶银软膏等。
3.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髓腔与外界相通的骨折,此时容易导致外界细菌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诱发菌血症。针对开放性骨折,需紧急处理包括止血、包扎伤口以及稳定患肢,随后送至医院进行清创术、扩创术等手术治疗。
4.皮肤外伤
皮肤外伤后,皮肤完整性被破坏,细菌可从皮肤表面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菌血症。对于皮肤外伤,首先需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然后覆盖无菌纱布,并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
5.严重慢性病
严重的慢性病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增加发生菌血症的风险。对于存在严重慢性病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食物摄入过多,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此外,还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恢复。
主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脑科医院 口腔科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上海脑科医院 妇科
上海市同济医院 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