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中枢性原发性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常见的类型,其影像学特点主要有全脑弥散性改变、颅内压增高、软脑膜增厚、血管增多、侧脑室受累等。
1、全脑弥散性改变:中枢性原发性淋巴瘤常侵犯脑部,尤其是小脑结构,脑部CT平扫可见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病灶,在增强扫描中病灶会出现强化。MRI可表现为脑回状结构,病变周围可以出现脑积水;
2、颅内压增高:由于中枢性原发性淋巴瘤与周围组织有较大的边界,因此在增强CT中,病变部位会出现脑回状结构,病变周围也可以出现脑积水;
3、软脑膜增厚:中枢性原发性淋巴瘤在增强CT中,由于病变周围的软脑膜组织增生,因此可以表现为软脑膜增厚的改变;
4、血管增多:增强CT检查中,除了可以见到强化表现外,病变周围也可以出现血管增多的表现,病变血管呈多型、多管状、结节状或者弥漫性;
5、侧脑室受累:增强CT检查时可以观察到病变周围侧脑室受累情况,病变会导致侧脑室增宽,也可以出现脑室周围血管迂曲扩张的表现。
除上述特点外,部分发生在纵隔、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原发性淋巴瘤,在增强CT检查中还可能会表现为纵隔、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另外,部分颈部淋巴瘤病人在CT检查中,也可以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
中枢性原发性淋巴瘤主要采用化疗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醋酸泼尼松等,需根据病理判断是否需要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