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妙用药物控制餐后高血糖等

  怎样才能控制好餐后血糖,使HbAlc达标呢

  首先要注意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高于8.0mmol/L,就要服用控制餐后高血糖的药物,如a-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如诺和龙)等。如果平时餐前、餐后血糖都控制得比较好,也可在应酬、吃大餐前服用1~4毫克(剂量因人而异)诺和龙等。

  拜唐苹、唐力、诺和龙均具有良好的肝肾安全性,低血糖风险也比较小。平时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也可以采取上述方法,在应酬、吃大餐前服用这类药物,或在大餐前多注射2~4单位的胰岛素(但一定要按要求的时间进餐,否则会造成低血糖)。

  当然,通过改变饮食习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高峰,也是不能忽视的,如进食速度慢一些,多食富含粗纤维的膳食,不暴饮暴食等。

  厌食——酮症酸中毒的早期危险信号

  六十多岁的张先生患2型糖尿病已经十多年,近三年为控制血糖,每天需要注射胰岛素两次。半个月前,因参加单位组织的外地旅游,张先生考虑旅游时注射胰岛素不方便,就自作主张把胰岛素停了。旅游后期张先生开始觉得食欲减退,随后口干、多尿的症状也变得明显。回来后他因为头痛、恶心、呕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收入院进行治疗。

  张先生虽然患糖尿病多年,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有所了解,但却没有意识到食欲减退也是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表现。在病情好转后,医生告诉他:注射胰岛素绝不能随便终止。终止胰岛素注射后出现的食欲减退,就是在提示可能出现了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能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刚发生时及时治疗,就不会有后来那么严重的病情。

  其实,与张先生有着类似经历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少见。提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表现,许多患者只知道呕吐、头痛、呼吸有烂苹果味、血压下降、昏迷等,往往忽视食欲减退这一常见的早期表现。调查资料显示,约有60%~70%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素急性严重缺乏或分解代谢激素增加引起的血糖和酮体升高,酮体过高会引起食欲减退,同时酸性代谢产物增多,血pH值下降,则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因此,食欲减退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最常见表现。

  目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发达国家的平均死亡率为5%~10%,而在老年人中更高,因此,必须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往往存在诱发因素,包括有胰岛素治疗突然中断或减量、感染、心脑血管意外、手术与外伤、妊娠与分娩、饮食不当以及精神刺激等。在存在各种诱因的情况下出现食欲减退,患者应考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及时检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如果尿酮体阳性,则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实习编辑:陈静梅)

2007-11-01 17:11: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重度抑郁症可以跑800米吗
重度抑郁症一般不建议跑800米,此类患者不能剧烈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果患者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重度抑郁症多考虑是遗传、遭遇过负面生活事件等原因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持久自发性情绪低落的症状,并伴有社交能力障碍、不合群、离群、躯体不适、食欲不振等现象。800米以上的跑步通常属于剧烈运动,重度抑郁症患者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注意力障碍、思维灵敏度下降、身体协调度降低,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跌倒受伤的现象。而且剧烈运动时身体会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不利于抑郁症状的恢复,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所以重度抑郁症一般不建议跑800米。如果重度抑郁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等具有抗抑郁、抗焦虑和抗强迫性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选择较为舒缓的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等,也要注意饮食清淡,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重度抑郁症应避免进行800米跑,也应注意避免进行举重、跳绳、深蹲等无氧运动,以此预防可能会出现的严重不适症状。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多观察身体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严重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抑郁症康复方法
抑郁症的康复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社会支持等。1.药物治疗:口服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等,能够维持5-羟色胺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控制疾病的发展,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2.物理治疗: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改良性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经颅磁刺激(TMS)以及光照疗法等。这些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大脑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有助于疾病的恢复。3.心理治疗: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患者可以打开心结,舒缓抑郁情绪,建立阳光、健康的心态。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及人际心理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能力。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以及均衡的饮食对于抑郁症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瑜伽等,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情绪;同时,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5.社会支持: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此外,参加抑郁症患者支持小组或加入相关社交群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感受,互相鼓励和支持,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过程。抑郁症的康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的实施,患者能够逐渐走出抑郁的困境,重拾生活信心。同时,抑郁症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勇敢面对未来的生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