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中医 > 中医儿科学

第二节 口疮

举报/反馈
2007-09-12 22:44:0039健康网

  口疮是指以口腔内粘膜、舌、唇、齿龈、上腭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又称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又称口糜。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口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2-4岁的小儿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可单独发生,也常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小儿口疮一般预后良好;若失治、误治,体质虚弱,可导致重症,或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素问·至真要大论》已有“火气内发,上为口糜”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口疮候》亦有“小儿口疮,由血气盛,兼将养过温,心有客热熏上焦,令口生疮也”的论述,指出心经热盛,发生口疮。《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唇口病论》说:“风毒湿热,随其虚处所着,搏于血气,则生疮疡……若发于唇里,连两颊生疮者,名曰口疮;若发于口吻两角生疮者,名曰燕口。”指出本病是由感受风毒湿热所致,由于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口疮与燕口疮之称。

  [病因病理]

  小儿口疮,多由风热乘脾,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所致。主要病变在脾与心,虚证常涉及于肾。风热乘脾者,因外感风热之邪,外袭于肌表,内乘于脾胃。脾开窍于口,胃络于齿龈,风热毒邪侵袭,引动脾胃内热,上攻于口,使口腔粘膜破溃,发为口疮。若夹湿热,则兼见口腔糜烂。

  心脾积热者,因调护失宜,喂养不当,恣食肥甘厚腻,蕴积生热;或喜吃煎炒炙,内火偏盛,邪热内积心脾,循经上炎口腔,发为口疮。

  虚火上炎者,因小儿“肾常虚”,若久患热病,或久泻不止,津液亏耗,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虚火上浮,熏灼口舌,发生口疮。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