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健康快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首页 > N-健康快讯

专家:促进中医科学发展提高临床疗效是关键

举报/反馈
2010-04-15 11:25:00

  “中医院一定要姓"中",但不能仅靠三个指头、一个枕头、一个笔头,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延伸望闻问切。”近日,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广东调研时如此强调。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延伸望闻问切,让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于中医药的发展,这是无数中医药工作者多年来的共同心愿。但,在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我所用的同时,如何才能体现出中医药的核心价值和核心文化?这也是让无数中医药工作者困惑的一道难题。

  随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的顺利推行,这道难题现在已经找到了解决的路径之一。

  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16家省(市)中医医院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这是迄今为止国家投入最大的中医专项,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目标就在于通过基地建设,在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在我国所进行的医疗改革,其目标就是要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但“医改要成功所需要的却不仅仅只是钱的投入、硬件的扩充,从长远来说,更重要的是怎样令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减少生大病。在理念、方法、内容、途径等方面都要围绕如何满足群众需要,让改革成果惠及老百姓。”几年来,王国强始终以发展中医药、让中医药为解决老百姓看病贵谋实惠为己任。

  然而,尽管历经几千年实践检验的中医药理论符合从“以病人为主”转向“以人为主”的医疗保健观念,能解决亚健康人、健康人的不同需求,但由于缺乏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和验证,不少人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慢病调理靠中医”的阶段。

  “这几十年,中医从低到高,经历坎坷,但是现在上至中央,下至地方,从科学界到普通群众,对中医药都有很高的认知度,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而中医药如何回报社会,提高在医改当中的贡献度,这是中医药面临的问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就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于此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张伯礼院士这样评价。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是中医对临床的依赖性,中医新药只能是来自临床。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经验总结和学习前人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理论假说,再用于指导临床,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医临床基地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临床难题,提高临床疗效。抓住了这个核心,中医的生命力就会越来越旺盛。”吴以岭院士说。

  然而,中医药临床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简单以实验室的小白鼠为依据,而是要靠实实在在的患者来实施,既源于经典,又高于经典,更需回归经典,它是现代科技手段与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有机结合。

  正如陈可冀院士近日在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交流会上指出的那样,中医药临床研究应当注重中医思路的原创性,融汇新知,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标准,注重病症结合,方证对应,这样才能切实做到用中医药来解决现代医学难点,有效促进中医药产业化。

(实习编辑:陈炫瑛)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