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婆媳关系

实录:当南方媳妇遭遇北方婆婆

举报/反馈
2008-07-21 01:50:0039健康网社区
实录:当南方媳妇遭遇北方婆婆


  讲述者:钟苏,女,45岁,社区居委会负责人

  《双面胶》相似焦点:南方媳妇遭遇北方婆婆。

  《双面胶》不同画面:一位重庆媳妇,一位陕西婆婆,地域界线并未让她们重蹈《双面胶》里的婆媳覆辙。她们有过最直接的饮食差异,也有着生活理念上的不同。但是婆婆没有向儿子喊冤,媳妇也没找老公哭诉,两个女人靠着彼此的耐心和信任,最终成为了亲如母女的一对婆媳。

  手拿当年的全家福,钟苏难忘婆婆对她的好。

  说实话,恋爱后第一次陪老公回陕西农村见未来的婆婆时,一路上我的脑子里都七上八下。听朋友们说,在北方农村,吃饭都不准女人上桌,而且,农村人重男轻女。

  幸好,这一切都是我的庸人自扰。见到婆婆第一眼,这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就用她粗糙但却温暖的大手拉住我的手,她说:“闺女,到这儿就是到家了。”这句话顿时让我忐忑不安的心踏实了下来。

  老公教过我,婆婆是个勤快人,到了家里一定记得帮婆婆下厨打杂手,虽然我在家里是幺女儿,很少做家务,但是眼见未来婆婆这么慈祥,当然更为了讨未来婆婆开心,我当即卷起袖子,在厨房里帮婆婆做起了家务。土灶台、大铁锅,婆婆家烟熏火燎的厨房条件,自然不能和我在重庆家里同日而语,不熟悉环境的我更犯了不少低级错误,但是婆婆一句怨言也没有,她总是乐呵呵地夸我能干、聪明,是个“好闺女”。

  当晚夜深时分,我正准备挨着婆婆睡下,老人家突然神秘地把我拉到一边,她有点不好意思地从身后拿出一个面盆,说:“好闺女,我们这里上厕所都在猪圈,你肯定不习惯,这个盆子权当痰盂将就着用吧。”我正为这事儿发愁,但又羞于开口,婆婆的细心体贴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也让我对婆婆并不宽裕的家境百感交集。那一刻,我就告诉自己,就算婆婆家再苦再难,也要把这份爱坚持下去。

  当然,一对亲切的公婆不可能帮我克服掉所有南北方差异带来的惶恐和不适,比如饮食习惯上的差别,就成了我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婆婆家的习惯是每天早上9点左右吃早饭,也就是喝玉米汁;午饭安排在下午3点左右,食物是传统的北方手擀面条;晚饭对于他们则属于可吃可不吃的一顿,即使要吃,也是吃点自家烤的膜就了事。从时间的安排到食物的单一程度上,都和我们完全不同。

  勉强坚持了一周,我那习惯了重庆火锅麻辣鲜香、久违了大米饭的脾胃都快“淡”出毛病来,左思右想一番,我决定和婆婆“摊牌”。我先向婆婆解释了重庆人吃饭的口味习惯,然后婉转地表示能否让我下厨做一顿川菜解馋。哪知婆婆一听比我还激动:“好好好!正想帮你改善伙食,可又不知道怎么做,你拿主意大胆地做吧。”

  拿了婆婆的令箭,再加上家里一帮弟弟妹妹帮忙打下手,我在北方的第一次烹饪进行得一帆风顺,红烧鸡、回锅肉这些地道川菜很快一一上桌。公公、婆婆的接受能力让我大吃一惊,他们边大快朵颐边对菜品赞不绝口,一顿饭吃得大家其乐融融。后来我才从老公口里得知,吃惯了面食的婆婆,其实并不喜欢吃辣椒和米饭。

  1995年,公婆第一次来重庆看望我们时,我们的女儿已经5岁了。那时,我们的房子只有一室一厅,五口人住在一起不免挤挤挨挨的,而且,南北方、两代人,生活习惯、文化层次上的差异确实很大,因此,在这种“零”距离的接触中,一些矛盾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了。但万幸的是,这些矛盾不但没有激化,而且,还对我和婆婆的亲近起了催化作用。

  婆婆来了没多久,我突然发现厨房水槽下的空塑料瓶多了起来。细心观察后,我才发现,这些瓶子是婆婆偷偷拣回来准备卖废品用的。我没有声张,不动声色地把婆婆喊到一边问起这事,婆婆一听就脸红了,怯怯地说她也不想堆在家里,可是收废品的嫌她一次只卖一两个瓶子麻烦。为了在数量上达标,她只得把瓶子拣回家,暂时堆起来。婆婆说:“我是没有收入的人,不想给你们增加负担,拣两个瓶子至少能给孙女买支冰糕嘛。”

  老人家是一片好心,可废弃塑料瓶不卫生,堆在厨房是个隐患,但如何才能既不让婆婆拣破烂,又不伤害老人的自尊心呢?思前想后,我给婆婆提出了一个建议:首先,此事千万别告诉我老公,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也不要去拣,男人毕竟都好面子,免得左邻右舍看见背后嚼舌;其次,拣瓶子可以,但是得选干净的拣,堆在家里也相对卫生点;最后,我一再向婆婆声明,节约是传统美德,拣瓶子一点不丢人还很环保,为了让婆婆觉得安心,我有空也帮老人拣两个瓶子回来。在我的“添砖加瓦”下,婆婆收获颇丰,很快就把“孙女的冰糕钱”挣了起来。过了不久,婆婆逐渐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也感觉根本不需要她去拣瓶子卖钱,所以,她很快就“戒”了这个习惯。

  第二个冲突,是关于卫生习惯。一天,正要开饭,女儿突然喳翻翻地叫起来:“谁洗的盘子?多脏啊!”我拿过一看,发现碗筷上都有油污,看婆婆满脸尴尬的表情,我连忙捂住女儿的嘴,赶紧悄悄地把碗筷重洗了一遍。

  但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碗筷都没完全洗干净,但我没声张。有一天,我装作无意地和公公聊天,暗察此事。原来,老人们在农村时以面食为主,放的油不多,加之水源本来就不充足,所以,他们洗碗都只用冷水冲洗一遍。到重庆后,婆婆依然如法炮制,用冷水冲洗完,然后用抹布一擦就结束了。我知道不能剥夺婆婆劳动获得的成就感,于是,我首先教婆婆使用洗洁精,然后告诉她这个东西只有热水能冲洗干净,否则吃了要生病,最后再私下告诉公公,麻烦他每天把婆婆洗过的碗筷用热水冲一遍。公公出手,婆婆自然不会多心,这样一来,洗碗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就这样,在公婆来重庆居住的三个月时间里,我不但对婆婆多了份理解,和她也走得更近了。虽然在很多生活小细节上,婆婆有点大而化之,比如她从家里带来的那块大花布,既可以抹家具,又拿来擦地板。但我觉得像处理拣破烂事件和洗碗事件一样,只要和老人沟通找准下手点,轻而易举就能解决掉。我总结出的婆媳相处策略是:不加声张,私下交谈,委婉地提出建议,并监督老人慢慢习惯。当然那块大花布在我的帮助下很快“被风吹走”,淳朴的婆婆也不会多心,拿着我给她换的一块新毛巾又开心地打扫起来。

  2000年底,与我感情深厚的母亲去世了,第二年一开春,婆婆就赶了过来。看着婆婆那张充满慈爱的脸庞,还沉浸在丧母之痛中的我动情地说:“婆婆,以后你就是我最亲的妈妈了。”

  难以想象的是,婆婆竟能把我饮食的口味、习惯全部牢记于心。我不吃冷食,走到哪里婆婆都会先试菜的温度,如果凉了,马上叫人回锅加热。每天下午,婆婆都会坐在家里的阳台上,盯着我回家的必经之路,只要我一进小区,她就会跑到电梯门口接我。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