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毒_排毒方法_排毒养颜_如何排毒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排毒_排毒方法_排毒养颜_如何排毒

四个清肠排毒法让女人更健康

举报/反馈
2011-02-16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专家指出,只有及时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及过剩营养,保持五脏和体内的清洁,才能保持身体的健美。

  人体内的有毒物质主要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大气与水源中的污染物,通过呼吸及进餐侵入人体内,铅、铝、汞等重金属就是其代表;另一个是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废物,如自由基、硫化氢等。时下,体内清洁已成健康时尚。然而,我们身体的毒素究竟躲藏在哪里呢?

  专家发现:80%的毒素在肠道中,还有20%左右存在于毛孔血液以及淋巴等部位可见,保障了肠道的清洁,毒素导致的身体危机也就解决了大半,然而到底怎么做才能清肠排毒呢?

  一、食物清肠排毒

  1 清肠绝招:吃苹果

  专家点评:苹果的纤维素含量比一般水果高,而且苹果中还含有一些果胶,会使大便变软,对排便有帮助但是,对于那些肠道问题比较严重的人来说,靠苹果清肠排便效果不会太明显。

  2 清肠绝招:木耳和瑜伽

  专家点评:黑木耳也是非常好的清肠食物,而且经过风干的食品遇水后膨胀,会给肠道带来更多水分不过,对于排便困难者,藉由吃一顿黑木耳通便是很困难的,除非加大量或者辅助运动方式,如练习瑜伽就很有帮助。

  3 清肠绝招:食醋排毒

  预防和治疗肠炎、痢疾由于食醋中含有醋酸,具有收敛的作用,不仅可以抑制细菌繁殖,甚至能杀死食物里的部分细菌。醋能改变痢疾杆菌偏碱性的生存环境,并将其杀死,酸性环境又能使大蒜的杀菌功能增加4倍,所以醋与大蒜合用,对治疗痢疾、肠炎效果更理想。

  3 清肠绝招:空腹喝凉牛奶

  专家点评:空腹喝冰牛奶可通便,一是因为冷的刺激会加速肠道运动,二是牛奶中有大量乳糖,而一半以上中国人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喝牛奶后,乳糖没有消化就进入了结肠被迅速排出体外。

  4 清肠绝招:空腹喝蜂蜜

  专家点评:蜂蜜中所含的糖类比较丰富,可吸取体内水分留在肠腔里,利于排便因为空腹进食肠道蠕动是最快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用偏凉的温水冲服蜂蜜,因为,太热或太冷都会破坏其营养结构。

  5 清肠绝招:减肥茶

  专家点评:减肥茶有三点危害,一长期饮用会使肠黏膜变色;二减肥茶会损伤肠道运动神经,一旦停服肠道功能反不如从前;三减肥茶中的物质会带走肠道内原本有用的脂溶性维生素,时间久了皮肤会变干

  二、肛门运动清肠排毒法

  踮脚收肛站立,双手叉腰,双脚交叉,踮起脚跟,同时肛门上提,持续5秒钟,还原,重复10至20次。

  坐立提肛坐姿,双足交叉,然后双手叉腰并起立,同时肛门收缩上提,持续5秒钟,再放松坐下,重复10至20次。

  夹腿提肛仰卧,双腿交叉,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肛门用力上提,持续5秒钟左右,可逐渐延长提肛的时间,重复10至20次。屈腿提肛仰卧,屈膝,双足跟尽量靠近臀部,双臂平放体侧,以脚掌和肩部支撑,骨盆抬起,同时收缩肛门,持续5秒钟左右还原,重复10至20次。

  三、盐水运动清肠排毒法

  每天早晨空腹,快速的饮一大杯淡盐水,然后双脚与肩并齐直立,吸气挺胸拔背抬头向上看,双手举起在头顶交叉,身体保持绷直的状态,然后慢慢的晃动腰胯,5分钟后再饮一大杯淡盐水,再进行上述动作,如此三次,双手放下,叠放在神阙穴,顺时针揉动腹部即可。如中途有便意一定要排空再继续,效果神奇。

  四、大肠水疗

  大肠水疗的做法是将一根管子从肛门插入直肠,在半小时的时间内,通过洗肠专用机器控制注入体内,废水从另一端管子排出体外。注入水会使肠内宿便软化,并在肠内产生一定水压,有利于排空肠内宿便,但这种压力比一般人排便时用力产生的压力小,所以并不觉得痛苦。每个疗程4次至6次,每次约45分钟,一年可做2-3个疗程。

  由于有机器辅助,加上人工辅助按摩腹部及相关穴位,大肠水疗对肠道的清理能力比普通灌肠要好。在普通医院做,费用大概在300元左右。孕妇,年老体衰,有心脏疾患、近期做过肠道手术,或肠道有急性炎症等明显疾病者不宜进行。

  从事大肠水疗的专业人士认为,这种疗法可清除体内垃圾,减少毒素的吸收,间接减轻肝脏解毒与肾脏排毒的负荷,能够给予大肠一个恢复功能、生态重建的机会。

(实习编辑:何丽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