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女性话题

教你如何正确洗净私处

举报/反馈
2010-08-20 01:12:0039健康网社区

  为什么说清水才是清洗私处的最佳选择?

  也许你听医生说过,也许是妈妈的教导,清水才是清洁私处的最佳选择!

  但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清水真的是最佳之选么?真的能洗干净么?

  真相:仅用清水只是为了防止非健康女性乱用药,不可断章取义

  过去一段时间,日常清洁清水就可以的说法,流传很广,成为很多女性日常清洁教条,甚至排斥所有的私处清洁品。对此,在2010采幽健康沙龙上,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级运动员医疗保健专家迟闺珠教授指出:“所谓只能用清水,是针对一些女性未经医生许可,私自乱用药的情况,为了减少乱用药带来的伤害,我们呼吁使用清水”。

  “仅用清水,不能使用清洁产品,这是对医生原意的一种误解”,迟闺珠说,“这只是在市场缺乏正确的清洁产品,一时权宜之法,并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

  中国疾控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王临虹教授也指出,日常清洁只是外阴清洁,与妇科专业内阴冲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是需要女性朋友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不可以乱用药物,特别是不分情况自行用药、用阴道内灌洗,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清水才成为当时专业人士的选择,并不是说只能用清水,其他产品一概不可以用,这样理解是片面的。”

  清水清洗是不正确说法么?答:不是!清水只是物质不发达时代的选择

  除了片面理解专业人士的意见,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物质还不够丰富,人们找不到合适的私处清洁产品,只能是选择清水。但是物质丰富了,有了适合的产品,就没必要死抱着清水这一观念不放,难道说有了洗发水还要使用肥皂吗”,王临虹教授同时分析道。作为妇女保健专家,对于生活条件尚可的女性,我们认为用专业清洁产品清洁是必须的。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在场其他专业人士的认可,产品的不断更新也是时代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皮肤专家称:私处污垢清水清洁不够,是导致妇科炎症的主要原因

  全国著名外阴病皮肤专家李本富教授指出,女性私处皮肤有四个特点:

  1、大量污垢积聚

  私处集中很多分泌腺和排泄器官,每天有大量的汗液、尿液、粪渍和特别分泌物,大多为油性有机物。同时私处皮肤褶皱多且深,污物停留其中很难清洁,常产生闷、粘腻等。

  清水无法洗去这些油性分泌物,造成污垢残留,使得毛孔堵塞,感觉不清爽。

  2、特别潮、闷

  私处隐蔽,透气性差,常穿牛仔裤,紧身裤及化纤内裤导致更加闷热。在潮、闷的环境下众多分泌物会引发各种细菌大量滋生,产生不雅气味及危险。

  清水对细菌是没有任何抵制、消除、清洁作用的,给细菌可乘之机。

  3、刺激皮肤导致过敏

  私处的皮肤缺少颗粒层和角质层,并有更为丰富的神经和血管。且其弱酸微环境PH值也与身体其它部位不同,保护功能易受到汗碱等分泌物的破坏,更为娇嫩敏感。污垢残留、细菌易进入皮肤导致过敏。经期分泌更多,更潮、闷,更易出现湿疹、痒等过敏现象。

  清水不能给皮肤带来相应的保护,这些残留分泌物会进一步伤害皮肤,造成很多女性在清洁后,发现用不用清水,完全没有感觉。

  4、易进入体内导致疾病

  女性私处部位有阴道口直通体内,大量污垢残留、细菌可在不当清洁,性生活,抵抗力弱等情况下进入阴道和体内,引发阴道炎和其它妇科炎症。

  清水清洁不足,无法去除这些污垢,当然更不能阻挡细菌进一步向体内发展,对于私处的日常保健来讲,清水不能满足女性的健康需求。

  那么如何清洁私处才是正确的?

  专业产品清洁是实现私处健康的第一步

  私处日常清洁是指每日外阴部的清洁,健康人不需要清洁内阴。

  做为妇科权威专家,北京妇女保健所所长项小英教授指出,污垢堆积易导致细菌滋生,这些都会给人体带来刺激和感染。如果不能及时清洁,就会给身体带来健康隐患。每日清洁是女性维持自我健康,进行自我保护、自我预防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迟闺珠教授一针见血地提出:病从口入是一句老话,但不能只理解为病只从人体入口传入,更可能从人体出口进入,造成逆行感染,带来更大的痛苦。如果进入的只是细菌,还可以通过抗菌药来解除痛苦,如果进入的是病毒,就会带来较大的麻烦,比如衣原体、支原体病菌,更可怕的是会带来引发子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