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女性话题

远离内干燥肌肤才能真水润

举报/反馈
2010-08-17 07:00:0039健康网社区

  又到干燥的季节,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已经加强了润肤的程序,却总是收效甚微; 每天使用精华素却仍未见滋润…… 肌肤的“内干燥”令你的保湿功课屡屡失败,它是令美丽打折的罪魁祸首。

  何谓肌肤“内干燥” 可以想象失去水分的苹果是怎样的,干瘪粗糙,失去弹性,对于肌肤同样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女性在25岁以前就已经开始发现肌肤衰老的迹象,外界的种种刺激,皮脂膜产生的皮脂慢慢减少;肌肤的新陈代谢迟缓,使细胞间质渐趋渐少,水分逐渐流失……而肌肤为了适应环境,会继续分泌皮脂,所以肌肤表面会很粘腻,而内部仍然干燥,这就是所谓的“肌肤内干燥”。

  正常护理≠完全吸收 但是,就算按照正常的护理程序,我们肌肤的吸收能力仍然是有限的。如果无法将养分输送到肌肤底层,使营养滞留在肌肤表面,但肌肤内部干燥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造成“内干燥”。

  不缺油≠不缺水 油性皮肤的女性会觉得冬季好过很多,可是,千万不要以为泛着油光的肌肤既不紧绷又无干皱的感觉就是处于饱水状态。干性皮肤固然需要大力加水,油性皮肤亦有保湿的需要,高质量的皮肤是水油平衡的。

  皮肤一旦缺水,便会分泌更多油分。所以油分多不代表含水量够高,有时反而是肌肤发出需要水分滋润的信号。 喝水≠保湿 或许你会觉得多喝水可以提高肌肤的含水量和保湿度,但这并不能划上等号,人体是个相当精密的结构,多余的水分会被自动排释。所以并非水喝得越多,肌肤的含水量就会越高。

  沐浴能够给全身肌肤带来更多的水分,但它只能暂时解决表层问题,肌肤中的渴水细胞依然处在干渴状态。因此,沐浴后即刻使用补水保湿产品才是给肌肤直接喝水的解决之道。

  远离“内干燥” 要让肌肤远离“内干燥”的最佳解决方案,就是加强保湿补水。不过,这可不是传统意义上涂抹高滋润度保养品就可以解决的难题。除了在护肤产品中添加有效促进吸收的成分之外,更要借助外力来实现更好的吸收,从简单的护肤步骤开始,学会将营养“导入”至肌肤内部,使它能更全面地吸收美容养分,才能为美丽加分。

  乳液洗脸法 在特别干燥的季节里,或是一些干性肌肤的人,在早晨用洗面奶洗脸后,可以尝试一下“乳液洗脸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温水粗略地洗一遍脸后,在手上倒出足量的乳液来清洗面部的按摩冲洗法;另一种是用吸足了乳液化妆棉轻柔地擦拭整个面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对肌肤的刺激都很小,也不会过多地洗掉肌肤的油分,所以特别建议干性肌肤和敏感性肌肤的人使用。

  选对合适的保湿护肤品 标着“格外滋润”或“润肤效果明显”之类字眼的润肤霜未必真的对肌肤有滋润效果,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成分上,看看其中含不含羟基酸(AHAs),例如乙醇酸、乳酸或果酸,因为这些成分能透过皮肤层,使肌肤更容易吸收水分。使用补水精华是比较好的选择,先用给皮肤以充分补水,深层滋养,然后再根据自己皮肤的性质来选择使用保湿乳液乳霜,巩固形成肌肤保护膜,输入营养并锁紧水分。

  正确涂抹乳液 无论多么高保湿功效的化妆水只能暂时滋润肌肤,根本无法锁住水分。在化妆水后必须再使用乳液,才能把这些水分很好地“封存”。

  涂抹乳液时最好先开始涂眼周,之后是两颊、嘴角两侧、上下颚等,这些部位涂完之后再涂全脸,因为这些部位的肌肤比较细嫩,有利于充分滋润,如果已经使用眼霜,眼周就直接涂眼霜就可以。涂抹乳液时要运用指腹的力量,力度适中而且具有弹性,肌肤的感觉最舒服。

  然后从脸的中央部位向外做轻轻的按摩推开,直至被皮肤完全吸收。涂抹时可千万不要忽略颈部,其实,颈部的油脂分泌量非常小,更需要补充水分及油脂,因此每次涂抹乳液时都要延伸至颈部。

  坚持使用面膜 任何含水物长时间停留在肌肤上,都会产生水嫩的触感,但作用却是短暂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坚持保湿。

  每周敷1-2次保湿面膜,更能为肌肤带来重生和滋润。面膜比其他保养品更具细密的覆盖力,它能够使皮肤与外界完全隔离,增加皮肤湿度、加速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旺盛,快速吸收敷面剂中的营养成分,同时排泄皮肤的废物,令肌肤恢复光泽、弹性。

  保湿面膜的重点则在于其成分含有“增湿”效果,能真正提高肌肤的含水量,让疲惫的肌肤恢复活力。不过记得在使用面膜后需要立即涂抹可锁住水分的保湿精华。

(实习编辑:嘉瑶)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