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期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青年期保健

为你的身体做一个最美保健规划

举报/反馈
2010-07-14 07:00:0039健康网社区

  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份保健计划表,了解一下你的身体到底到达一个怎样的状况,需要做出怎样的维护,或者有更好的发展计划。不要懵懵懂懂地放任我们的身体跟着四季变换乱走哦,那样的话你可能就是走在流行性疾病尖端的无辜人群了……关于这份保健计划该怎样制定呢,专家提供以下意见。

  健康就像空气,当你拥有并身在其中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而一旦离开健康的状态,才恍然大悟:原来它是那样不可或缺。既然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那么自然就要好好认真地管理起它,难怪现在“健康管理”的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不过,要做到管理健康,首先自然是建立在充足资讯的基础上,搜集资料,做一份健康档案,梳理个人动态和静态的健康信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个全面的了解,建立预防意识,没病防病,有病早治,为长期管理好健康做准备。

  STORY1健康指标一问三不知

  寒冬到了,在太太的催促下,一向工作忙碌的刘先生去医院打算吃点中药膏方调理下身体。当老中医问起他有哪些健康问题的时候,在工作上一向精明的刘先生却张口结舌起来。他依稀记得自己今年体检当中有几个指标偏高,但是却完全忘记把体检报告塞到哪个角落去了。“是血糖吗?”“不是,好像是血脂,还有……大概是胆固醇?还是低密度脂蛋白?”刘先生被医生问出的医学名词搞得头晕,更别提具体指标的数字了。

  他记得颈椎好像也有些增生,但是X光片,也不知道扔到了哪里去。于是,医生就建议他要和太太一起再整理下自己家里的健康资料,做一份健康档案,把往年的处方复印了一份给他,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理。

  STORY2整理好资料

  小敏家有一子,不过这孩子不太省心,老爱生病,感冒咳嗽是小事,上次得了肺炎,可把全家人忙坏了。跑多了医院,小敏对医生频繁提出的“以前吃过啥药?做过哪些检查?报告在哪里?”就有点搞迷糊了。后来,她想了个好办法:找了个大的档案袋,把儿子诊疗报告粘贴在病历卡上,然后把其他片子和报告,按照时间顺序整理起来。如果要看病,就一起带去给医生看。并且还附上儿子打疫苗的健康卡等。她开玩笑说,啥时儿子结婚了就移交给他老婆。

  静态档案:个人的健康背景

  静态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是个人的健康背景,包括父母方面有没有疾病的遗传因素(家族史)以及自己的身体状况(疾病史和过敏史)。

  1.家族史。有些疾病是有遗传因素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就是说有的人天生得这些疾病的风险比其他人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病,只要在日常生活行为中比别人多加注意就行,所以不必因此有负担。搞清楚家里的什么人曾患什么病,一般是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和青光眼等,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青光眼等遗传性疾病,就要引起重视,可有针对性地重点预防和随访。

  2.疾病史和过敏史。了解自己既往健康情况,问问老妈自己从出生至今的健康状况,比如都接种过什么疫苗;曾患有哪些疾病等,比如男性幼时患过腮腺炎可能会对生育能力有影响。就医的门诊病历、体检报告、化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结果等,还有吃过那些药,有哪些过敏情况,全部按时间顺序记录和保存下来。

  了解自己的健康现状

  如果问你:最近一次上医院是什么时间?具体的化验指标是多少?恐怕回答不上来的人有一大半。本来,医学就是一门很专业的科学,要求人时刻把自己的健康检查指标记在脑子里,就不太现实。但是,起码可以把纸质的报告、化验单保留起来,一旦需要翻阅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拿出来。

  而不至于对自己的健康发展一无所知,对自己曾经的病史也不甚了解,万一要对自己身体进行调理或者治疗疾病的时候,这一笔糊涂账就成了障碍。大家都在说“管理健康”,这管理,自然先从细节做起。现在就动手建立一份健康档案,为自己,也为自己家庭中的每个成员。

  健康档案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过敏反应记录、诊断治疗情况、家族病史以及历次体检结果等。它具体可以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动态档案:干预措施有无奏效

  动态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容易得的疾病或者不正常的生理指标,如何进行调理(干预),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和自己有关的健康知识的更新。

  1.体检报告并不只是一张纸。虽然不正常的生理指标并不像疾病一样,让你马上就得跑医院,因为可能不疼也不痒,但如果放任不管,到了真的不可逆转时,那可要真的花钱买苦药吃了。在体检报告向你敲警钟的时候,及时去医生那里,根据建议调整生活方式(运动、饮食),然后不断进行随访,查看指标,直到重新回到正常。

  2.现在有很多慢性病都是生活方式造成的病。记录下自己或是家人是否吸烟、喝酒、不运动、膳食不平衡、睡眠不足,这些都是导致身体不健康的根源。注意必须清楚写下这些方式对应的危险:如久坐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和肥胖等;紧张的脑力劳动可导致脂类代谢紊乱,血胆固醇升高等等。这样才能引起重视,有助于自己不断调整生活方式。还有心理状态也要注意记录,在自己没有力量改善情绪的情况下,可向外界求助,如看心理医生,或向信赖的亲朋好友倾诉。

  3.更新自己相关的健康知识。如果是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或者有某些慢性病,对这些方面的健康知识,自然要及时搜集,看看有哪些最新的进展(治疗手段)。这就是自我的健康教育。

  自我初步健康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到医院就诊时能回答医生的问题;而是为了进一步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进行管理——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有了健康档案后,下一步要做的是制定一份个人自我健康管理计划:保持锻炼,三餐营养平衡,每天保证7到8小时睡眠,保持心情愉快,每年体检一次,如有不适,尽快到医院诊治。如果是哪类疾病的高危人群,还要随访观察。

  孩子也有“健康档案”

  建立孩子的健康档案,一方面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另一方面就诊时利于医生的诊断治疗。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生长指标。定期测量身高、头围、胸围、体重等指标,与同年龄组的儿童平均值进行比较,看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上学后还要增加视力的测量。

  2.预防接种情况。孩子出生以后,及时去相应部门(社区卫生中心、妇幼保健院等)接种预防疫苗并领取预防接种卡,入托、上学时都会有用。

  3.过敏史。孩子对食物过敏,或服用、注射某种药物过敏,以及季节性过敏、接触过敏,都要及时记录。

  4.疾病史。就诊记录,如门诊病历、出院证明,各项化验单等,尽可能全面收集,妥善保管。

(实习编辑:嘉瑶)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