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女性话题

3招给宝宝去“疳积”

举报/反馈
2010-05-18 07:00:0039健康网社区

  案例实放:宝宝厌食 妈妈烦心

  喂孩子吃饭现在成了晓梅最烦心的事情。每到吃饭时间,3岁的女儿就会愁眉苦脸甚至哭哭啼啼,晓梅哄来哄去,女儿含在嘴里的那口饭好不容易才咽下去。为此,每当听到别的妈咪推荐开胃的保健品或药品,晓梅都会第一时间买来给女儿吃,但也不见效。女儿出生时有7斤多,是个大胖娃娃,可现在,和同龄孩子一比显得又矮又瘦。晓梅为此十分焦虑

  医生把脉:填鸭式喂养,宝宝易“生积”

  小儿总是不想吃饭大多是患了中医所说的疳积(广州人俗称“生积”),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症,在炎热的夏季更易出现。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教授介绍,导致小儿生积的原因很多,小儿脾胃消化功能未成熟健全、家长喂养不当、滥用抗生素等都是致病因,皆会引起小儿消化不良,出现厌食,免疫力下降

  许尤佳主任特别强调,很多家长总是生怕孩子吃不饱、不够营养,每顿都会像填鸭一样喂养饮食尚不能自控的宝宝。结果,反而加重宝宝脾胃的负荷,损伤脾胃,导致孩子消化不良,久则成疳积。“面对厌食的孩子,很多家长则寄望于各种开胃药物或保健品,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不当的喂养方式令宝宝生积。如果不改变填鸭式的喂养方式,再多的开胃药也无济于事。”

  此外,当发现宝宝胃口差、口气重、大便不通、睡眠不安时,很多妈咪都认为宝宝“上火”了,于是又凭经验经常让宝宝喝凉茶。殊不知,常食寒凉之物更加损伤宝宝稚嫩的肠胃,加重疳积之症。

  医生处方:给宝宝消“积”有3招

  许尤佳主任指出,对于宝宝生积,如不予重视任由其发展,则容易引起宝宝贫血营养不良,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那么小儿疳积应如何进行干预呢?

  第①招 纠正喂养方式

  “在我的诊室,很多妈妈常常要求我开些开胃药,她们总是希望几副中药就能调整好宝宝的肠胃功能。其实,改变不良的喂养方法才是防治宝宝疳积最重要的一环。”许主任说,如果宝宝胃口不好时,千万不要硬塞宝宝吃饭,此时即便威逼利诱让他吃下去,也是难以消化吸收的,有些宝宝还会呕吐出来,常诉腹痛,令他更厌恶进食,损伤肠胃功能。“此时正确的方法是少吃,让宝宝的肠胃得以休息调整”。

  另外,饭前不要给宝宝吃零食,可以跟宝宝说:“饭后可以吃一点。”

  宝宝半岁~1岁期间,须改变临睡前喂食(如喝一大瓶牛奶)或半夜喂食的习惯。

  第②招 推拿按摩

  捏脊: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见图下①),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门: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见下图②),妈咪可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第③招 饮食疗法

  1、喝健脾汤水。妈咪可经常选用以下有助健脾的食材和药材煲汤或煲粥给宝宝食用白术、土茯苓、云苓、茨实、淮山(干品)、太子参、元肉、红枣、虫草花、五指毛桃。

  注意:以上药材、食材的使用分量均为10克,每次选用1-2种,加上鱼或鸡、猪骨、鹌鹑煲汤或煲粥均可。在高温多雨的天气里,宝宝容易暑湿相夹,则可多选用炒扁豆煲汤。

  2、每周一次用谷芽、麦芽各10克,山楂5克煲水给宝宝喝。

  注意:宝宝在喝山楂水的那一两天,尽量少吃肉类。

  特别提醒:夏日少喝冷饮

  大多数孩子夏日都喜欢冷饮、冷食,然而,冷饮、冷食最伤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虚寒脾胃不和。喜欢冷食冷饮的孩子,大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间长了,日见消瘦,可造成发育迟缓。

  Tips:

  宝宝生积几个特征

  1、厌食,饭入口后久含不呑,吃一顿饭要很长时间。

  2、消化功能不好,容易腹胀、大便硬结或腹泻。

  3、免疫力低,经常反复感冒、咳嗽,甚至肺炎。

  4、烦躁易哭,难以入睡或睡不安宁,动则大汗淋漓或入睡汗多。

  5、生长不良,面黄瘦弱,口气较重,小便短黄或清长,大便酸臭或溏薄。

(实习编辑:嘉瑶)

许尤佳主任医师儿科 广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