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女性 > 白领保健

OL易失眠 睡眠误区及建议

举报/反馈
2010-05-05 06:00:0039健康网社区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不着睡不好已经成为了困扰广大白领的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从目前失眠的就诊人群来看,呈现职业化、年轻化、高端化趋势。从性别上来讲,女性比男性要多。她们大多有难以抵挡的生活和生存压力,且很多人是远离父母独自异地打拼。同时,也与这部分人群睡觉时间不规律,熬夜玩电脑、泡酒吧等因素有关。

  专家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这样的年轻人在起初遭遇睡不着的时候,会通过自己的一种方式去缓解。有的人甚至形成了紧闭门窗、关闭手机、戴隔音耳机、热水泡脚、放轻音乐、看一会书催眠等十余个“睡前仪式”,希望藉此能改善睡眠。起初,睡眠还能有所改善,后来发现进行完一系列仪式之后,仍然睡不着。但是作为一些职场达人,他们不认为自己是神经类疾病,更不愿意去神经科接受治疗。有些人即使去了,看到那些类似于安眠药的西药,心理上也非常拒绝。

  对此,列举了白领常见的一些睡眠的误区:

  一,对睡眠时间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每晚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小时或应该上床后立刻入睡等,否则便是失眠。其实,偶尔出现的睡眠时数减少等睡眠障碍,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正常应答,一般都可以自然缓解。

  二,担心失眠会导致身体脏器的严重病变,把白天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易激惹等以及所有的躯体不适均归咎于失眠的影响,把睡眠当作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睡眠成了重中之重,从而对失眠产生恐惧感。其实,人体的日出昼伏是由睡眠—觉醒机制调控,短暂的睡眠障碍并不会干扰正常生理,“一周有两天睡不着,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

  三,有一些不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晚上很早上床试图“培养”睡意,甚至进行一系列的“仪式”酝酿睡意;早上醒来后也要长时间试图再睡;日间较多时间躺于床上,试图补足睡眠以及中午较长时间的午睡等。其实,长时间的日间睡眠反而会干扰人体睡眠—觉醒机制,使夜间睡意的出现更困难。

  面对夜间长时间觉醒和夜间环境,许多患者继发焦虑、抑郁等症状,结果是许多患者白天昏昏沉沉、思睡。可到晚上进卧室,特别是躺到床上后,立刻紧张不安、思绪万千而致数小时无法入睡。情绪随之会变得更加焦虑、恐惧、抑郁、心烦意乱,甚至生不如死的自我体验。夜间焦虑与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失眠导致焦虑,而焦虑又加重失眠。

  四,长期对药物治疗抱有敌意。对确诊为原发性失眠症或继发失眠症的患者,如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改善,症状持续并引起其他方面改变时,医学治疗是必需的。很多患者都认为改善睡眠的药物,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性等不良反应而拒绝服用,从而使失眠症状不断加重。

  其实,失眠的治疗方法是多样性的,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治疗等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例如,助眠西药通常对快速入睡会有帮助、中药则对改善夜间早醒和多梦效果较好,物理治疗对改善长期失眠引起的头昏倦怠和焦虑较为显着等。

  对此,提出几条改善睡眠的建议:首先,只在夜间睡眠。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在日间睡眠,即使感觉疲乏倦怠也不要卧床。第二,只在有睡意时再上床。不要做卧床阅读、看电视等与睡眠无关的任何事情。王挺主任强调,要培养与卧室和床的“条件反射”,看到床和卧室就要有睡意。

  第三,上床后半小时内无法入睡或夜间早醒后半小时内无法再入睡时,选择穿衣下床和离开卧室,以独坐或轻微阅读等待睡意。第四,药物和其他治疗可以帮助你而不是相反。记得是在睡前服药而不是半夜,更要记得只有现在服药,将来才有可能停药。

(实习编辑:刘付学燕)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