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新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外科新知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怎么办

举报/反馈
2024-04-22 09:29:2939健康网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引流术、导管移除、免疫调节治疗、微生态疗法等方法进行处理。

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过使用特定的抗微生物药物来抑制或杀死引起感染的细菌,如万古霉素、头孢菌素等。在确诊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且存在敏感菌株时使用。

2.引流术

引流术通常采用穿刺或切开的方式将体内积液或脓液引流出体外以减轻压力和炎症反应。当患者有明显的局部积液或脓肿形成时可考虑实施引流。

3.导管移除

导管移除是物理去除感染部位的导管,中断病原体与血液间的联系,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对于确证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且无保留价值之情况下执行。

4.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旨在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或抑制异常免疫应答来对抗感染,例如应用干扰素γ-1b注射液可以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而引发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5.微生态疗法

微生态疗法利用有益菌群恢复或调整宿主肠道内稳态平衡,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及促进健康微生物群落发展。用于辅助治疗由失调微生态环境引起的轻度至中度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针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应立即停止任何可能导致感染加重的操作,并保持导管部位清洁干燥。若感染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更换新的无菌技术设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