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新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外科疾病 > 外科新知

导管内乳头状瘤免疫组化检查

举报/反馈
2023-08-18 19:33:5139健康网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或腺小叶的良性肿瘤,通常与雌激素水平增高、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免疫组化检查是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剂做成标记物,应用于组织细胞间抗原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常用的免疫组化检查指标有P16、Ki67、P53等。

1、P16:是抑癌基因,在细胞增殖周期中起到负调节的作用,该指标可以直接反映细胞增殖的状态,还可以辅助诊断乳腺癌。免疫组化P16阳性可以明确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2、Ki67:该指标为0时属于正常,数值越高表示肿瘤细胞增殖越快,恶性程度越高,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3、P53:是一种抑癌基因,可以使细胞发生突变,如果免疫组化P53为阳性,通常可以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辅助诊断乳腺癌。

除此之外,还有角蛋白、CK8/18等,角蛋白通常表达于上皮细胞,CK8/18表达于上皮细胞,可作为乳腺癌的标志物。此外,还有胸膜标志物,主要是指MH2,如果免疫组化报告显示阴性,可以排除恶性,如果显示阳性,则提示恶性。

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劳累,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蒜等。同时建议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香蕉、白菜、黄瓜等,也可以多吃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