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颌骨骨髓炎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颌骨膨胀、骨质破坏、死骨形成、软组织肿胀、瘘管形成,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感染或其他问题,需及时就医。
1.颌骨膨胀
颌骨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导致颌骨出现异常增生和扩张。病变区域内的炎症反应会刺激新骨形成,从而引起颌骨膨胀。颌骨膨胀通常发生在下颌骨,但也可能涉及上颌骨。
2.骨质破坏
由于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炎症介质的作用,会导致局部的骨质遭到破坏。炎症反应使得骨质代谢活跃,钙盐流失加快,进而发生脱钙现象,造成骨质疏松和缺损。骨质破坏多见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急性期,主要集中在受累的下颌骨体部。
3.死骨形成
死骨是坏死组织被包围在肉芽组织或新生骨包围中形成的干酪样坏死灶。死骨周围的血液循环受到破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导致其死亡。死骨通常位于颌骨中心,可伴有周围软组织的红肿和疼痛。
4.软组织肿胀
软组织肿胀主要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液体积聚所致。炎症细胞和免疫蛋白等炎症介质会引发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使血浆中的水分和蛋白质渗出到组织间隙中。软组织肿胀常出现在颌面部的皮下脂肪层,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等症状。
5.瘘管形成
瘘管形成是由于炎症向周围扩散,导致皮肤下的窦道或管道形成。这些管道通常是由于炎症过程中毛细血管破裂后血液凝固而形成的。瘘管通常位于患处附近,可以持续排泄脓液或其他分泌物。
针对颌骨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如曲面体层片、数字化牙周检查是首选方法,能够显示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必要时还可进行CT扫描以评估骨质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及引流术。患者应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感染的食物或物品,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并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整形外科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整形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整形外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整形外科
宁德市闽东医院 三十三病区(烧伤科、整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