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胃壁共分四层,自内向外依次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1)粘膜层:即胃壁的员内层,它是由表层上皮、粘膜:肌和肌间组织构成,厚约0.5~0.7毫米。粘膜肌由二束平滑肌纤维组成。表层上皮下面为腺体和固有膜,含有结缔组织基质、浆细胞、淋巴细胞、少数嗜酸细胞、肥大细胞以及神经和血管。用胃镜观察胃粘膜为微红的橙黄色,并且有闪光。在空腹时,粘膜形成许多皱襞。当胃被食物充满后,皱襞即变为低平或全部消失。
胃粘膜被许多纵横沟分成若干小块,称为胃区。每区有许多小窝,叫胃小凹,胃腺即开口于胃小凹的底部。胃大约有300多万个胃小凹,一个胃小凹底部有3~5条胃腺共同开口。
临床上,胃粘膜皱襞的改变,常表示有病变的发生。分泌胃液的腺体有3种,即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胃腺是胃粘膜上皮向结缔组织中深入凹陷而形成的。它是由主细胞、壁细胞和颈粘液细胞3种构成。
胃小弯、幽门部的粘膜较平滑,神经分布丰富,是酸性食糜必经之路,易受机械损伤及胃酸消化酶的作用,所以易发生溃疡。
(2)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组成,起缓冲作用。当胃扩张或蠕动时,粘膜可伴随这种活动而伸展或。移位。此层含有较大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胃粘膜炎或粘膜癌时可经粘膜下层扩散。
(3)肌层:胃壁的肌层很发达,由三层平滑肌组成。外层为纵形肌,以大弯和小弯部分较发达;中层为环形肌,在贲门和幽门处变得很厚,形成贲门括约肌和幽门括约肌;内层为斜形肌,由贲门左侧沿胃底向胃体方向进行,以下渐渐分散变薄,以至不见。在环形肌与纵形肌之间,含有肌层神经丛。胃的各种生理运动主要靠肌层来完成。
(4)浆膜层:胃壁的浆膜层是目的外膜,实际上是腹膜覆盖在胃表面的部分。其覆盖主要是在胃的前上面和后下面,并在胃小弯和胃大弯处分别组成小网膜和大网膜。
(实习编辑:陈占利)
主任医师
乐清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 胃肠外科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
二级甲等 康复院 公立
哈尔滨市动力区花场街16号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邑庙街6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河北省沧州市石油二部院内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漯河市万祥街83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浦城县南浦镇五一三路287号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沣河森林公园地铁D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