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HP—胃癌的罪魁祸首吗

  胃癌的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诱发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次会议上有关Hp致胃癌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临床人体试验及干预治疗等方面,现就临床试验和干预治疗的部分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临床试验

  线粒体DNA(mtDNA)是癌症基因突变的一个热点,因为许多致癌物首先修改它,包括胃癌在内的许多肿瘤中都被发现有mtDNA突变。胃癌是Hp引起的慢性胃炎的长期结果,Ceu等分析了150例Hp感染者(99例慢性胃炎和61例胃癌)的资料,从患者的胃组织标本、血清和邻近的正常组织中分离DNA来筛查mtDNA突变。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的mtDNA突变 (28/61例,46%) 发生率高于慢性胃炎患者(20/99例,20%,P<0。0001)。因此,胃癌中的mtDNA突变更常见,这些突变与Hp基因型无关。

  细胞色素C P4502C19(CYP2C19)多态性与肺癌、肝癌或食管癌致癌物解毒或前致癌物激活有关。为了分析CYP2C19基因型和Hp感染与胃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日本学者Mitsushige检测了111例Hp阳性胃癌患者及Hp阳性非胃癌对照组的CYP2C19基因型。CYP2C19基因型分3组:纯合强代谢者(homEMs)、杂合强代谢者(hetEMs)和慢代谢者(PMs)。还比较了胃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CYP2C19基因型和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水平(一种胃萎缩的生物标志)。结果显示,胃癌患者中homEMs、hetEMs、PMs的频率分别为31。5%、42。3%和26。2%;正常对照组为38。1%、47。0%和14。9%。CYP2C19慢代谢者胃癌危险增加,其年龄和性别调整后的OR值为1。975。尽管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明显降低,但CYP2C19基因型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或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无相关。该试验结果提示,CYP2C19相关Hp阳性的慢代谢者应该接受Hp根除治疗以预防胃癌。

  CpG甲基化是一种稳定的但有可塑性的DNA修饰。抑癌基因CpG岛启动子(CGIs)的异常甲基化与包括胃癌在内的一些癌症密切相关。Takeshi等的研究纳入了26名健康志愿者(HVs)、30例胃单高分化癌与32例胃多高分化癌患者,从非癌组织部位标准的3点取胃黏膜活检。结果显示,(1)比较Hp阴性和阳性HVs者的CGIs甲基化水平,在全部的7个区域中,Hp阳性者甲基化水平比Hp阴性者高3。0~14。3倍。(2)同HVs相比,Hp阴性者,单发癌和多发癌的FLNc和HAND1(CGIs基因片段)的甲基化水平均增加,分别增加1。3和3。0倍,5。0和3。6倍。即使按轻度萎缩和重度萎缩进行分层,单发癌和多发癌FLNc也增加,分别为1。9和4。8倍, 4。8和15。8倍。(3)在Hp阳性者中,HVs和胃癌患者甲基化水平都不同程度增高。(4)Hp阳性者(非癌和胃癌患者)甲基化水平最高,Hp阴性的胃癌患者次之,考虑到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曾经感染过Hp,由此得出结论,当前存在Hp感染可强烈诱导胃黏膜细胞甲基化。甲基化水平增高与胃单原发癌与多发癌相关。在无癌前病变的胃黏膜中,甲基化水平可能是胃单原发癌与多发癌的一危险标志物。

2008-08-01 08:03: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宝宝出现口腔疱疹,哭闹怎么办
手足口病宝宝出现口腔疱疹并且哭闹,可以通过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转移注意力、使用药物、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1、补充水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可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或溃疡。如果宝宝出现口腔疱疹,可能会引起疼痛,从而出现哭闹的情况,此时可以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多喝一些温开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症状的改善。2、调整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还可以适量给宝宝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泥、黄瓜汁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3、转移注意力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玩具或者小物件,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有助于减轻宝宝的疼痛感,从而减少哭闹的情况。4、使用药物如果宝宝口腔内的疱疹比较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如果宝宝出现了发热的情况,并且体温超过了38.5°C,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5、物理治疗如果宝宝口腔内的疱疹比较严重,伴随有发热的症状时,家长可以使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宝宝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有利于达到降温的作用。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做好隔离措施,并且应注意做好宝宝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如果宝宝哭闹情况持续,或是出现新的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第三天咳嗽是严重了吗
通常情况下,手足口病第三天咳嗽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正常现象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患者在发病后1~2天通常会出现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部分患者会在第3天出现咳嗽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咳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上述症状可能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是正常现象。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2、较严重 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做好个人防护,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体内,从而引起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发热、流鼻涕等症状,此时一般是较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手足口病加肺炎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手足口病加肺炎一般可能是因为病情比较严重、身体免疫力下降、治疗不及时、合并细菌感染、合并病毒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病情比较严重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炎症累及肺部,从而引起肺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2、身体免疫力下降 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身体免疫力会比较低,此时容易受到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引起肺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3、治疗不及时 如果患者在患病期间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加重,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吸入用盐酸氨溴索、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 4、合并细菌感染 如果在患病期间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合并细菌感染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药物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5、合并病毒感染 如果在患病期间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合并病毒感染也可能会导致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磷酸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另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注意营养均衡,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呼吸新鲜空气。另外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