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科学防范胃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俗称“胃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胆道及胰腺,最常见的病因有溃疡、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胃炎等。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昏迷,危及生命。

  冬天本病发生率的增高,一方面由于细菌(诸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及原发病所致的毒素对消化道的刺激有关;另外一方面,由于气候寒冷,人们更钟情于进食辛辣火热之品,迫血妄行,致血溢脉外,血不归经,导致本病的发生。

  究其病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半以上。其中又以十二指肠溃疡居多,尤以青壮年居多。大出血的溃疡多为慢性溃疡,一般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或胃小弯,尤其是溃疡基底的动脉被侵蚀破裂,出血较大,往往不易自止。

  门静脉高压症:约占25%,多因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食管、胃底的黏膜因静脉曲张而变薄,易被粗糙食物所损伤,也易被反流的胃液所腐蚀,加之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增高,导致曲张静脉破裂,从而发生难以自止的大出血。

  出血性胃炎:又称糜烂性胃炎或应激性溃疡,约占5%。多位于胃窦部或胃体,与酗酒、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或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等药物,以及脑血管意外、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大面积外伤后应激性表现有关。

  胆道出血:肝内局限性感染可引起肝内胆管扩张,或合并多发性脓肿,脓肿直接破入门静脉或肝动脉分支,导致大量血液涌入胆道,再进入十二指肠。肝癌、肝血管瘤以及外伤引起的肝实质中央破裂(血肿),也可导致肝内胆道大出血。

  胃癌: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疾病。由于癌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表面发生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而引起大出血。另外,对于有上消化道出血且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别是伴有慢性贫血的老胃病患者应警惕胃癌存在的可能性。

  总结临床经验,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预防:

  1.积极防治原发疾病。2.避免情志过极。3.注意劳逸结合。4.注意饮食调摄,同时,绝对戒烟、忌酒、禁咖啡。5.慎用药物。6.适当加强体育锻炼。7.对于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持久不愈的患者,建议及时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仅是消化性溃疡的诱发因素之一,还是胃癌发病的相关因素。8.保持大便通畅。气温骤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肝硬化病人由于免疫力低下,更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恢复也较慢。呼吸道感染发生后细菌及毒素随唾液进入消化道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损伤也是出血的诱因之一,因此防止呼吸道感染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也有重要意义。

2014-02-25 06:56:2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