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胃病 > 胃溃疡保健

节日暴饮暴食 警惕突发胃溃疡

举报/反馈
2011-12-30 00:59:00腾讯

  年末又至,人们的胃肠道也开始迎接一顿顿节日盛宴。此时,对于胃病患者,医生要特别提醒,节日聚会的、请客吃饭的增多,大鱼大肉,美酒助兴,会使一些胃病患者的胃受不了,引发胃溃疡。胃病医生说,胃病患者节日期间不能吃太油腻,还要注意多休息,尽量不喝酒不抽烟。

  多种因素 引发胃溃疡

  人们的饮食无规律、情绪不良、精神紧张、过量吃零食、气候改变等都是诱发胃溃疡的因素。节日期间,尤其要警惕突发性胃溃疡。胃病患者王先生还记得,去年国庆期间,他与朋友聚会吃火锅,还喝了很多白酒。本来就感觉胃不太舒服的他,经过节日期间的几次吃喝聚会,很快让胃溃疡复发了,而且是突发。晚上睡着突然痛醒,家人立即把他送医院,一检查,发现是胃出血。专家说,节日期间,很多人都要请客吃饭,无论是川菜,还是火锅,对胃病患者来说,都不能吃太多。原因是,这些东西都比较油腻,尤其是火锅。胃病患者吃了以后,使体内的胃酸分泌过多,诱发胃溃疡。其典型症状是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呕血

  另外,节日期间吃得油腻,还要喝酒,有的还一醉方休,还容易导致胆汁反流。吸烟、饮酒等也会导致黏膜抵抗力下降,在节日期间,有的患者病情会加重,有的原本都治疗好了又突然复发,而且一来就非常严重,胃溃疡、糜烂、出血的都有。最近成都的天气不稳定,一会冷一会热,这种天气最容易生病,容易感冒。服用一些感冒药会加重胃溃疡。因为感冒药对胃黏膜损伤很大,年龄大的人损伤越大。

  医生提醒 警惕不痛的胃溃疡

  很多胃溃疡都是不痛的,患者一开始只是感觉胃不太舒服。当出现胃痛难受了,可能胃病已恶变了。

  专家说,门诊中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自己买药吃治不了,因为痛得难受到医院求治,而一旦用药控制住了病情、不痛,很多人就不坚持治疗调养了。实际上,胃病不痛并不等于已经完全痊愈,胃溃疡就有15-30%的患者不出现疼痛,其它胃病在没受到刺激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也“安静”不痛。对于“不痛”的胃病,患者尤其要警惕。

  胃痛与吃东西有关,通常一吃东西胃部马上就有胀痛的感觉,通常在吃刺激性的食物后疼痛加重。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是在饥饿的时候出现胃痛,很多病人半夜痛醒,就是因为半夜里胃已将可消化的食物排空了。胃溃疡拖久了容易出现恶变,患者尤其要当心。

  治疗胃溃疡 需要长期坚持

  许多年轻人得了溃疡病后不当回事,不治或者乱治,随意停药换药,甚至日常生活依旧我行我素,反复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吸烟等,这种行为很容易导致溃疡病反复发作。其实溃疡并不是小问题,一旦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及,可能导致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和恶变等严重后果。因此,年轻人必须加以重视。一般来说,治疗溃疡病,一个疗程要服药4-6周,疼痛缓解后还得巩固治疗l-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服药,千万不要症状稍有好转就马上停药,或者频繁换药。

  自我保健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患病期间还要做好自我保健,调节饮食、规律生活,这样溃疡的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止痛药、消炎药、抗生素等。如果因疾病需要一定要服用时,应听从医生的指导,在饭后服用。

  (2)不要过度劳累,注意气候变化。胃溃疡患者不可过分疲劳,劳累过度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还会妨碍溃疡的愈合。患者应注意休息,生活起居有规律。此外,胃溃疡发作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患者必须注意气候变化,根据节气冷暖,及时添减衣被。

  (3)调节饮食,不吃刺激性食物。不注意饮食卫生、饥饱失度、过量进食冷饮冷食,或嗜好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均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不利于胃溃疡的愈合。饮食上要少吃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烹调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吃饭应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饥饱适中。

  (4)保持精神愉悦。“胃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溃疡影响很大。”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过分忧虑会对大脑皮层产生不良的刺激,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溃疡的愈合。因此,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是治愈胃溃疡的关键。

(责任编辑:严毓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