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阵营中的“南瓜人”

糖尿病阵营中的“南瓜人”


  我在北京隆福医院内分泌科就医时碰到了一位皮肤黄染的病友。我很是纳闷,怎么肝病病友也跑到我们“糖尿病阵营”来了?但接下来对他的检查结果解开了我的疑惑,医生说:导致该病友皮肤黄染的不是肝、胆、胰等系统的疾病,其罪魁祸首原来是我们经常食用的南瓜!

  据医生介绍,这位皮肤黄染的病友患有糖尿病多年,经询问病史及入院后检查,并未发现他患有胆道系统疾病。医生经过细致的询问才知道,该病友入院前听说南瓜可以治疗糖尿病,便开始大进食南瓜,每天都吃1个5斤左右的小南瓜,一连5天,皮肤就出现黄染了。惊恐之余,来医院就诊。

  对此,医生解释说,虽然南瓜中含有适于糖尿病病友食用的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大量食用。否则,如果病友大量食用南瓜,当对南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的排泄速度小于摄入速度时,胡萝卜素就会沉积于皮肤,继而便会出现如前所述的“南瓜人”。

  点评:糖尿病病友的膳食要讲究科学,要保持营养的平衡,切不可走极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任何食品,哪怕是最适合糖尿病病友食用的食品,都应有“度”和“量”的概念。无节制地摄入,势必欲速而不达,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延伸阅读:

  糖尿病患者夏天多吃黄瓜

  正是瓜红果瓜绿的盛季。且不说番茄有软硬之分、西瓜有大小之别,黄瓜也有不同的品种,其中有我们常见的因产地不同而个头大小不同的品种,也即大黄瓜与小黄瓜。

  大黄瓜又叫旱黄瓜和水黄瓜,最初叫“胡瓜”我们说的黄瓜多指本土产的细长、苗条、翠绿、顶花带刺的大黄瓜。体型短胖的小黄瓜是从国外引进的,表面光滑无刺,也叫“荷兰小黄瓜”、“迷你黄瓜”。

  据清朝乾隆年间的《本草求真》记载,黄瓜“气味甘寒,服后可清热利水”。黄瓜的叶和蔓性味微寒,具有清热、除湿、滑肠、镇痛等功效;黄瓜的果肉具有清热利尿的解毒功效。另外,黄瓜比较味苦的成分为葫芦素,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不论是大小黄瓜,营养价值都比较高,富含纤维素、胡萝卜素,含有一定量的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有抗氧化、防口角炎等作用,其中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高于番茄。

  不过,小黄瓜的价钱比较贵,口味没有那么脆,含糖量比较高,一般在西餐中被当作水果食用,将其引入也是为了适应现在的家庭追求餐饮多元化、一次吃完的需要。而大黄瓜的口感更清脆、含糖量更低,因此更适合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食用。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8-14 05:20: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期心脏病能顺产吗
妊娠期心脏病患者若心功能良好、心脏病病情稳定且胎儿状况适宜,顺产是有可能的;但倘若心功能差、病情复杂或存在严重并发症,顺产风险极大,往往不建议顺产。当患者心功能处于Ⅰ-Ⅱ级,意味着心脏能较好地耐受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的负担增加,此时在严密的医疗监测下,顺产具备可行性。此外,若患者心脏病病情稳定,血压控制平稳,无心衰表现,同时胎儿大小适中、胎位正常,顺产也可作为一种选择。在分娩过程中,医生会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心脏功能及产程进展,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母婴安全。对于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承受顺产时子宫收缩、屏气用力等增加心脏负荷的过程,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危及产妇生命,此时剖宫产是更合适的分娩方式。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心脏病类型,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伴瓣膜病变未经有效治疗等,由于病情本身对心脏功能影响巨大,顺产风险过高,也不建议顺产。另外,若心脏病患者在孕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难以控制、肺栓塞等,剖宫产能够相对快速地结束分娩,减少对心脏的持续刺激,降低风险。确诊妊娠期心脏病后,建议定期产检,进行全面心脏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并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病情。临近预产期时,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心跳不规律是什么原因
心跳不规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非疾病因素如情绪因素、运动因素等,以及疾病因素如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一、非疾病因素:1、情绪因素: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激动或愤怒等强烈情绪状态时,体内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快、节律不齐。一般通过调整情绪,放松心情,心跳不规律的情况会逐渐缓解。2、运动因素:剧烈运动后,身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增加,心脏会加快跳动以满足身体需要,可能出现心跳不规律。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心跳会恢复正常。二、疾病因素:1、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不足,会引起心脏电生理活动异常,从而出现心跳不规律。可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等,以改善心肌供血、预防血栓形成。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不规律。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通过控制甲状腺功能,心跳不规律的症状也会随之改善。3、贫血: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使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为了满足机体的氧需求,会加快跳动,进而可能引发心跳不规律。治疗关键是纠正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巨幼细胞贫血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和叶酸等,同时积极治疗引起贫血的原发病。如果发现自己心跳不规律,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以维护心脏健康。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脱垂直肠膨出怎么处理
子宫脱垂和直肠膨出是两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脱垂可遵医嘱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等来改善;直肠膨出则可遵医嘱选择保守治疗、腹腔镜直肠膨出修补术等来进行改善。一、子宫脱垂: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子宫脱垂患者。包括盆底肌锻炼,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子宫脱垂症状,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即收缩肛门周围肌肉,每次收缩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子宫托也是一种选择,是一种支持子宫和阴道壁并使其维持在阴道内而不脱出的工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尺寸,需由专业医生选择和放置。此外,还可采用中药补中益气汤等进行调理,以提升中气,改善子宫脱垂症状。手术治疗:对于重度子宫脱垂或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多种,如曼氏手术,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主韧带缩短及宫颈部分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轻、宫颈较长的子宫脱垂患者;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盆底重建手术,利用生物材料或自身组织修复盆底缺陷,恢复盆底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二、直肠膨出: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直肠膨出,调整生活方式很重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防止腹压增加加重直肠膨出。同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如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将盆底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指导患者正确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以增强盆底肌肉对直肠的支撑作用。也可配合电刺激治疗,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腹腔镜直肠膨出修补术:重度直肠膨出伴有明显症状,如排便困难、大便失禁等,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腹腔镜直肠膨出修补术,其是一种治疗直肠膨出的微创手术。它通过在腹部开几个小切口,置入腹腔镜及手术器械,对直肠与阴道之间的薄弱筋膜组织进行修补、加固,以恢复正常解剖结构,改善因直肠膨出导致的排便困难等症状。对于子宫脱垂直肠膨出的患者,建议平时避免重体力劳动,尤其是增加腹压的劳动,如提重物、长期弯腰劳作等。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增加腹压。定期进行盆底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疗。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脱垂压迫直肠的症状是什么
子宫脱垂压迫直肠主要表现为坠胀感、排便困难、便秘及大便失禁等症状。该症状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当脱垂的子宫压迫直肠时会引发一系列不适,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1、坠胀感:最为常见的症状,患者常自觉下腹部或会阴部有沉重、坠胀感,尤其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劳累后症状加剧,休息后可稍有缓解。这是因为脱垂的子宫及周围组织牵拉盆底韧带,压迫直肠,致使盆腔内器官位置改变,从而产生坠胀不适。2、排便困难:脱垂的子宫压迫直肠,会导致肠腔形态改变,影响粪便正常通过,出现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等情况。患者常需增加腹压辅助排便,甚至需用手在阴道内上推脱垂的子宫或在肛门周围按压协助排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便秘:由于直肠受压,肠道蠕动功能受到影响,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进而引发便秘。便秘症状可能长期存在,且常规改善便秘的方法效果不佳。4、大便失禁:病情严重时,脱垂的子宫对直肠的压迫和损伤,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大便失禁现象,多表现为对稀便或气体的控制能力减弱,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增加腹压的行为,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坚持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脱垂情况。建议定期到医院复查,可选择进行超声检查、妇科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进展,必要时遵医嘱采取子宫托治疗、曼氏手术、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针对性治疗措施。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