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友长期卧床 警惕患褥疮

糖友长期卧床 警惕患褥疮


  近日,广西合浦县一位九十岁高龄糖尿病患者,由于身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合并出现臀部大面积压疮造成严重并发感染的症状,急诊入院治疗三个月后,大面积压疮才得以痊愈出院。

  这名90岁高龄的李大爷,家住广西合浦县。今年7月30日被家里人用轮椅送到广西人民医院急诊时,臀部和双下肢多数压疮已经破开溃烂,伤口弥漫脓性分泌物及黑腐烂坏死组织,并散发阵阵恶臭。其中右侧臀部最大的有14cm*9cm、左侧臀部最大的竟有18cm*16cm*4cm,医学上属四期压疮。经过入院检查,李大爷除了引起压疮感染的糖尿病外,还被查出身患合并高血压病、低钾血症、老年性痴呆、左下肺肿瘤、低氧血症、骨质疏松症。

  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生说,为接治如此高龄又危重的糖尿病并发感染患者,全科医护人员都动员起来了。除制定出详细的治疗方案,给予强化血糖控制、抗炎、营养支持治疗,同时,针对如此大面积的压疮,颜晓东主任医师立即采用了创面清创术+正负压泵为其治疗。正负压泵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加快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创面愈合越快,就越能提高李大爷生存质,增强护理效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李大爷大面积压疮痊愈,10月30日康复出院。

  专家提醒说,糖尿病可导致感觉功能障碍,使病人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特别易发生压疮,糖尿病患者若长期卧床,发生压疮的风险也更高。要避免压疮,最重要的环节在于照护,患者可在医生的协助下清创与给药治疗。但是,如果患者得不到细致照护,即使用药物,作用也有限。专家建议照护者至少每两小时帮无法自理的病患翻身一次,因为有些患者两小时內就形成褥疮。此外,还可使用气垫床等,对分散局部压力,降低压疮发生也有帮助。

(实习编辑:李杏)

63
2009-08-13 05:35:00浏览6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边主治医师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三甲
长期卧床脚浮肿怎么办?
长期卧床出现脚浮肿,需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心脏疾病以及低蛋白血症等原因,从而导致脚部出现水肿。 1、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引起深静脉血栓,导致深静脉回流不畅,患者会出现脚部浮肿的症状。建议长期卧床的患者,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温和的动作来活动身体。日常生活中做踝关节的背屈锻炼,通过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晚间睡觉时可把腿抬高,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避免在现有血栓的基础上发生新的血栓,同时也可改善下肢的淤血症状。 2、心脏疾病 长期卧床出现脚浮肿,可能是由于患者自身患有心脏疾病引起。比如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患者也可能会出现体循环淤血,继而下腔静脉出现淤血,导致患者出现脚部浮肿的情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静推呋塞米或者托拉塞米利尿剂,有助于减轻下肢水肿。对于伴有水肿却存在低钠血症的患者,医生可给予患者口服托伐普坦片。 3、低蛋白血症 长期卧床患者体质虚弱,进食蛋白质食物比较少,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液里的水分渗到组织皮肤,出现下肢水肿。这种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静脉注射白蛋白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地调节饮食,比如吃些蛋白质高的食物,多喝牛奶,适当地服用蛋白质粉,定期检查白蛋白水平等。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胸腔积液和长期卧床有关吗
胸腔积液与长期卧床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长期卧床会使身体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多种生理机能发生改变,进而增加胸腔积液形成的风险。长期卧床时,身体活动量骤减,肌肉收缩对静脉的挤压作用近乎消失,致使静脉回流明显减慢。血液易淤积在下肢及盆腔静脉,使得体循环静脉压升高,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也随之上升,促使血浆渗出至胸膜腔,为胸腔积液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尤其对于本身血管弹性较差、心功能欠佳的患者,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此外从呼吸功能层面来看,长期卧床通常伴随着呼吸运动减弱,胸廓活动受限,肺部不能充分扩张与收缩。肺部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部分肺泡无法通气但血流仍持续灌注,进而引发肺部淤血、缺氧。缺氧状态又会进一步导致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力升高,增加右心负担,最终引起体循环淤血,推动胸膜毛细血管液体渗出,导致胸腔积液产生。而长期卧床的患者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极易发生坠积性肺炎。肺部炎症因子刺激胸膜,促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成分渗出,也增加了胸腔积液出现的几率,且一旦发生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病情更为复杂。对于长期卧床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定时帮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肢体活动,如屈伸腿部、转动脚踝等,必要时使用气压治疗装置,促进血液循环。若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疑似胸腔积液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胸部X线、胸腔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保障患者健康。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艾滋病晚期无力、长期卧床怎么回事,怎么办
艾滋病晚期患者身体无力、长期卧床,多考虑是营养不良引起的,也可能是合并细菌感染、贫血、肺结核、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营养不良:艾滋病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患者不注意饮食健康,可能会出现身体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患者可以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合并细菌感染:如果艾滋病晚期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到细菌入侵诱发炎症反应,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贫血:由于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造血功能障碍,出现贫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等。 4.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艾滋病晚期患者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肺结核。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午后发热、盗汗、疲乏无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 5.肿瘤:如果艾滋病晚期患者存在恶性肿瘤,在疾病进展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放疗、化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长期卧床病人褥疮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褥疮护理,通常需要注意定期翻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按摩、功能锻炼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家属带病人及时就医治疗。1、定期翻身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形成褥疮。因此,建议家属定期给病人翻身,可以减轻局部压迫,有利于改善症状。2、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果长期卧床,病人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溃疡等症状。建议家属注意局部清洁干燥,可以使用温水擦拭局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局部细菌滋生,有利于改善症状。3、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建议病人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比如小米粥、玉米粥等,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猕猴桃、火龙果、牛奶、鸡蛋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比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加重病情。4、适当按摩在平时,家属也可以适当给长期卧床病人按摩,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长期卧床病人褥疮的症状。同时还需注意按摩力度,避免过度按摩。5、功能锻炼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要帮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促进局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对身体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病人还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期熬夜。如果病人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属及时带病人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