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2型糖尿病病友 3成曾低血糖

  统计显示,近七成第二型糖尿病患血糖未达控制标準,还有叁成可能有低血糖现象。因为低血糖住院的糖尿病患多于血糖急升的患者,医师请家属准备方糖,以备不时之需。

  通过追踪609位服药超过半年的第二型糖尿病患的糖化血素数值。结果发现,68.3%的人糖化血色素大于7%,未达控制标準,近三成病患曾发生低血糖症状,如心悸、脸色苍白、冒冷汗、头晕、疲倦无力等,因而感到恐惧、生活品质下降。

  糖化血色素是长期平均的血糖指标,3至6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色素每下降1%,约可使中风风险下降11%、罹患心血管疾病机会降低15%。部分病患餐前使用降血糖药物,但临时延误用餐或增加运动,使血糖降得太低,出现低血糖的危险,需要立即补充方糖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血糖的作用

  当我们摄取米饭、面条等富含淀粉的食物后,经过肠道酵素的作用分解成为葡萄糖。而血糖就是指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通常饭后血糖会较空腹时来得高。血糖藉着血液运送到大脑、肌肉及其他组织作用部分产生热能,相当部分葡萄糖则在肝脏及肌肉合成为肝醣,储存备用。

  楚河汉界的胰岛素与升糖素

  血糖下降时,导致交感自律神经出现功能的亢进,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前奏的低血糖症状,包括心跳加快、盗汗、皮肤湿冷、手发抖、头晕等,这些症状具有警告作用,提示当事人身陷危机,必须立刻处理;严重者则会因为脑部缺氧而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继而脑死。

  当我们食用了淀粉类食物后,血糖就会升高,这时必须仰赖由胰脏的胰小岛所分泌的荷尔蒙──胰岛素来帮助糖分进入身体细胞作为产生热量或合成糖苷的塬料。

  相对地,胰小岛也会分泌另一种与胰岛素对抗的荷尔蒙,称为升糖素,当人体血糖下降时,升糖素会刺激肝脏将储存的糖苷分解成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的不足。

  低血糖症与糖尿病

  标准的血糖浓度,空腹应该介于70到100mg/dl,饭后2小时血糖则是140mg/dl以下。空腹超过126mg/dl,饭后200mg/dl以上,可诊断为糖尿病。

  专家表示,空腹测量的最佳时间是前一晚晚餐后即禁食,次日早餐前抽血检测;而饭后则是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满2小时时抽血。但是如果一餐饭吃得过久,甚至晚宴时间拖长到2个小时,则不宜作为抽血验血糖的样本。

  血糖过低会发生低血糖症,而高血糖造成的糖尿病,则会产生种种的病理变化,包括大血管硬化的速度加快或是发生特异性糖尿病合併症(肾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糖尿病分成第一型糖尿病与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第二型则是目标器官如肌肉、肝脏等对胰岛素产生拮抗作用,或是胰岛素分泌不好所造成。根据统计,台湾目前约有110万人饱受糖尿病困扰,2%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95%以上是第二型。

  自我监测血糖,你我都要做

  专家建议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一天注射4次胰岛素的人,更需要勤快测量血糖,视血糖的变动来机动性地调整胰岛素剂量。第二型患者如果控制良好的话,就不需要测量太多次,大概一个星期数次即可。

  若不是糖尿病患者,但是为得糖尿病的高危险群,戴教授认为20岁以后就需要开始定期测量血糖值,危险因子越多者,应该越早开始,假使家中备有血糖机,一~叁个月检测1次即可,通常以测量饭后2小时血糖值比较敏感。

  如果血糖完全正常,也没有任何危险因子的人,专家建议也应至少每年做一次身体检查,做血糖检测,再加上平时多注意饮食与运动,预防高血糖疾病上身。

  睡太多睡太少 罹第二型糖尿病风险高

  睡太多、睡太少,都会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风险。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研究发现,若夜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或多于8小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或体内葡萄糖耐受度受损机率比常人增加2.5倍。这项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的睡眠医学期刊《SleepMedicine》。

  研究人员以6年时间研究276位受试者生活习惯,其中只有7%的人睡眠时间维持平均数。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去除不同因素,睡眠时间太长、太短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胰岛素产生抗体风险比睡眠时间7、8小时者更高出2倍。

  研究人员也指出,睡眠长短不光只有影响糖尿病风险。也有其他研究显示,睡眠时间与肥胖、心血管疾病、整体死亡率等息息相关。言就人员观察,睡眠时间7、8小时者,身体状况似乎最好,因为适当睡眠可以保护身体免于一般疾病侵害,降低死亡风险。不过根据研究,越来越少人可以维持适当睡眠时间。

  一项1960年执行的问卷显示,当时美国成人一晚平均睡眠时间为8到8.9小时,到了1995年,平均夜晚睡眠时间降到7小时。根据2004年一项研究指出,美国30到64岁成人间,约有1/3的人一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


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责任编辑:刘振龙)

2009-05-06 00:00:00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施慧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胃不舒服口干口苦吃什么药
胃不舒服口干口苦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消炎利胆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若胃不舒服、口干口苦症状严重、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1、多潘立酮:当胃动力不足,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易引起胃胀、胃痛等不舒服症状,还可能导致胆汁反流,引发口干口苦。多潘立酮可有效改善胃蠕动功能,使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减少胆汁反流,缓解相关不适。2、奥美拉唑:胃酸分泌过多会刺激胃黏膜,产生烧心、胃痛等胃不舒服感觉,同时胃酸反流也可能影响口腔味觉,出现口干口苦。奥美拉唑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胃不适,减少胃酸反流,改善口干口苦情况。3、消炎利胆片:该药物具有清热、祛湿、利胆的功效。当胆囊出现炎症,胆汁排泄异常,可能导致胆汁反流至胃,进而引起胃不舒服以及口干口苦症状。消炎利胆片可减轻胆囊炎症,促进胆汁正常排泄,改善因胆汁问题引发的一系列不适。4、健胃消食片:如果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食物积滞在胃内,会出现胃胀、食欲不振等胃不舒服症状,也可能伴随口干口苦。健胃消食片可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部胀满不适,调节脾胃功能,减轻相关症状。日常应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饭后适当活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因为精神因素也会影响胃肠功能。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定期体检,若有胃部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曹卫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胃淋巴瘤是不是癌
胃淋巴瘤是癌。该疾病原发于胃部而起源粘膜下层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淋巴结外淋巴瘤,具有癌症细胞的失控增生、侵袭性生长等典型特征。胃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对胃黏膜的微环境产生影响,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增加胃淋巴瘤发病风险。此外,免疫功能低下也是重要因素,如患有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监视和清除能力减弱,易诱发胃淋巴瘤。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触及腹部包块。治疗胃淋巴瘤可采用多种方式,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化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硫酸长春新碱等,环磷酰胺能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阻碍其增殖;硫酸长春新碱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对于早期局限性胃淋巴瘤,手术治疗是重要手段,胃大部切除术可以切除病变部位,防止肿瘤扩散;如果病情相对较晚,累及范围较广,可能需进行全胃切除术。此外,靶向治疗在胃淋巴瘤治疗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遵医嘱使用利妥昔单抗,可特异性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激活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如果出现疑似胃淋巴瘤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另外,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如使用公筷、勤洗手等,以降低患病风险。同时,积极治疗胃部慢性疾病,定期体检,监测胃部健康状况。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单纯疱疹病毒药物治疗伤肝怎么办
单纯疱疹病毒药物治疗伤肝的应对方法包括调整用药方案、使用保肝药物、监测肝功能等。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可引起口唇、皮肤、生殖器等部位疱疹。如果在治疗中发现药物伤肝应及时就医,建议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等。1、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正在使用的抗病毒药物对肝脏损伤明显,医生可能会更换药物。如原本使用阿昔洛韦出现肝损伤,可换用伐昔洛韦,其生物利用度较高,对肝脏负担相对较小;或选用泛昔洛韦,在体内转化为有活性的喷昔洛韦发挥抗病毒作用,对肝脏影响可能更小。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减少药物剂量,但需在不影响抗病毒疗效前提下进行,还需医生综合评估。2、使用保肝药物:为减轻肝脏损伤,可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辅助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能修复受损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水飞蓟宾可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免受损伤,降低转氨酶水平。还有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等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减轻肝损伤。3、监测肝功能:在抗病毒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一般建议每隔1-2个月进行肝功能检查,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了解肝脏受损情况及保肝治疗效果。若指标异常升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可继续当前治疗并持续监测。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单纯疱疹病毒,降低感染风险。如果感染需抗病毒治疗,治疗前应积极检查肝功能。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医嘱,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如乏力、恶心、黄疸等,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肝脏损伤或其他原因。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利巴韦林片是抗病毒药吗
利巴韦林片是抗病毒药。但需要注意的是,利巴韦林片有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溶血性贫血,用药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密切监测身体状况。利巴韦林片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其可以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磷酸化生成利巴韦林单磷酸,进而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阻止鸟苷单磷酸的合成,从而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同时,其还能干扰病毒mRNA的合成,影响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使病毒无法正常组装和释放,达到抗病毒的效果。利巴韦林片在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应用。例如,可遵医嘱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对于该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此外,在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对丙型肝炎病毒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需注意,使用利巴韦林片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利巴韦林具有明确的致畸性和胚胎毒性,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发育障碍等严重后果,孕妇禁用。女性在使用该药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应避免怀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