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刚得糖尿病 该怎么办?

  对于刚刚戴上“糖尿病”帽子的病人来说,他们对糖尿病的了解大多非常有限。有些人仅仅是听说过这是一种慢性病,需要一直打胰岛素;有的年轻人认为这是一种老年病,跟自己关系不大;还有的病人听医生说要控制饮食,一时无所适从。对这部分新“糖友”,应该在生活习惯和心态上做哪些调整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肾病中心主任李全民。

  病人常见的两种心态

  据李主任介绍,刚确诊糖尿病的病人,一般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满不在乎,另一类是精神高度紧张。有些疾病症状比较明显,看得见摸得着。但糖尿病则不同,它纯粹是一种“素质病”,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除非病人的血糖非常高,才有“三多一少”的症状,这就容易导致病人的忽视。还有的病人得知此病是终生性疾病后,惶惶不可终日,吃不香睡不着,时刻高度紧张。

  糖尿病有几个特点:①终身无法治愈。②控制糖尿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治疗和减少并发症。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把血糖控制得很理想,病人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很好地工作、学习,甚至寿命也不会受影响。

  战术上要重视它

  新得糖尿病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认识它,了解其它的特点、可能造成的危害。我们之所以把糖尿病称为“隐蔽的杀手”,是因为病人发病后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好多人不在乎。结果由于长期控制不理想,导致出现了并发症,如失明、尿毒症、糖尿病足。一旦发展到上述阶段,病人再开始重视已经晚了,后悔也已来不及。这种情况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因此,得了糖尿病,首先必须重视它,要正确地理解这种疾病。

  战略上要藐视它

  除了提高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病人从饮食、运动上也要做许多调整,以达到糖尿病诊疗的一些要求。另外还要了解更多的糖尿病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讲,糖尿病知识了解得越多,治疗的效果就越好。199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把糖尿病治疗定义为“五驾马车”。药物治疗仅占其中之一,其他更多的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的教育与管理。要想把糖尿病控制好,药物治疗以外的其他方面也要做到位。李主任告诉记者,糖尿病病史长达几十年的病人很多,有些人控制得很好,与正常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被糖尿病“吓倒”。

  “弹药”要准备充足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应在家中常备一些必要的药品。李主任指出,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最有必要常备的就是糖,特别是葡萄糖。服用降糖药以后,最常见、最多发,威胁也最大的就是低血糖。一般而言,治疗中的糖尿病病人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低血糖一旦发生后,病人会感觉很难受,如心慌、手抖、出汗。另外,对于很多中老年人,一旦出现低血糖,会诱发或加重心肌梗死,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应当尽量避免出现低血糖,这就要求在家里储备一些糖。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新发的糖尿病病友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点糖块、巧克力,以便及时纠正低血糖。当然,预防低血糖的最重要的手段还是加强血糖自我监测。

  在中国的糖尿病人群中,服用阿卡波糖的比例较高,吃糖块、饼干并不能很好地缓解低血糖症状。现在有些厂家生产的一些葡萄糖饼,就像大的药片一样,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除了必须服用的降糖药物之外,其他一些药物也应常备。比如阿司匹林,基本上每个糖尿病病人都需要吃。还有如调脂药物、降压药物等也要准备一些。另外,糖尿病病人有时会并发一些感染,因此口服的抗生素、抗凝药也可以准备一些。还有必要准备应付外伤的创可贴等。除了血糖仪外,还可以准备一台血压计,随时了解自己的病情。

  “后勤保障”要跟上

  家里有人查出了糖尿病,病人的家人该怎么做呢?李主任谈到,家属的护理对于糖尿病病人的康复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儿童糖尿病和老年糖尿病病人来说,他们的家属也要做一些调整。

  对于青壮年、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的病人来说,不管是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还是学习糖尿病的知识,这类病人可以自己来完成。家人可以对病人的饮食、运动治疗起到监督的作用。但是对于儿童,很多知识他们自己理解起来有困难。包括进行一些必要的血糖监测,儿童还存在惧怕的心理。这就要求儿童糖尿病病人的家长,对糖尿病的饮食、运动,以及血糖监测的方法等细节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这样说,孩子得糖尿病,就相当于家长自己得病一样,这样才能比较好地管理糖尿病。同样对于老年人也是这样,有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友,需要别人照顾,饮食、服药、血糖监测,也需要家人来协助。因此,根据不同的病人,照顾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家人对这些知识了解得不足,也会给治疗带来一些问题。

  在生活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由于这两种疾病的本质都是机体代谢紊乱,所以患者不能忽视日常饮食对血糖和血压的影响。不科学的饮食必然影响病情控制。反之,科学的饮食则可促进病情改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实习编辑:侯丽娟)

2009-03-31 03:28: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停经闭经吃什么药能来月经,可以吃益母草吗
停经闭经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黄体酮、戊酸雌二醇等药物,该情况一般可以吃益母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含益母草的药物,如益母草颗粒,以促使月经来潮。1、黄体酮:黄体酮属于孕激素类药物。正常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卵巢黄体分泌黄体酮,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若体内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无法正常转化和脱落,就会导致停经闭经。遵医嘱服用黄体酮后,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补充体内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后,孕激素撤退,子宫内膜失去激素支持,发生剥脱,可促使月经来潮。此药适合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因孕激素不足导致闭经的患者。2、戊酸雌二醇:戊酸雌二醇是一种天然雌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第二性征。对于因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的闭经,戊酸雌二醇进入人体后,经肝脏代谢为有活性的雌二醇,可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增殖变厚,模拟正常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孕激素使用,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停药后引起撤退性出血,恢复月经周期。3、益母草颗粒:益母草颗粒由益母草制成,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能兴奋子宫,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及紧张度增加。还可调节体内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当女性因血瘀导致经血运行不畅,出现停经闭经时,配合医嘱服用益母草颗粒,可通过改善子宫内血液循环,促进经血排出,恢复月经。服用调经药物时,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服药期间,留意月经周期和经量变化,若用药一段时间后,月经仍未恢复,或出现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性闭经吃什么调理
女性闭经,即女性在正常生理年龄内,月经未能如期来潮,或月经停止超过一定时限,可能与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生殖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为了调理闭经,女性可以从饮食和药物两方面入手。通常可选择红枣枸杞粥、黑豆炖猪蹄、红糖姜茶等食物以及逍遥丸、乌鸡白凤丸等药物,但是药物的选择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1、红枣枸杞粥:红枣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枸杞则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将红枣与枸杞一同煮粥食用,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能促进气血运行,对于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闭经有一定的调理作用。2、黑豆炖猪蹄:黑豆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补肾益阴、健脾利湿的功效。猪蹄富含胶原蛋白及多种营养成分,有助于滋养肌肤、补充体力。将黑豆与猪蹄一同炖煮,既能补肾养血,又能促进内分泌平衡,对于因肾虚引起的闭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红糖姜茶:红糖富含铁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温补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生姜则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将红糖与生姜一同煮成茶饮用,既能温暖子宫,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因气血瘀滞引起的闭经有一定的调理效果。4、逍遥丸:逍遥丸是一种中成药,由柴胡、当归、白芍等多种药材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调经的功效。对于因肝气郁结引起的闭经,逍遥丸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有助于恢复月经正常周期。5、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是一种传统中成药,由乌鸡、人参、黄芪等多种药材制成,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效。对于因气血不足引起的闭经,乌鸡白凤丸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促进月经恢复。针对女性闭经的调理,除了上述饮食与药物外,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均衡的饮食等。同时,心理调适也很重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愉悦。若闭经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在药物治疗方面,应遵循医嘱选用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或医生建议的剂量服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内分泌失调月经淋漓不尽怎么办
女性内分泌失调导致月经淋漓不尽可从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1、一般治疗: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调节内分泌至关重要。避免熬夜,熬夜会干扰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节律,加重内分泌失调。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等,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改善身体整体状况。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淋漓不尽症状。对于雌激素水平不足导致的情况,可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如戊酸雌二醇,它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使出血停止。若因孕激素缺乏引起,可补充孕激素,如地屈孕酮,通过调节子宫内膜的分泌期变化,达到止血目的。此外,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可使用宫缩剂,如缩宫素,它能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压迫血管,减少出血。但这些药物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3、手术治疗:若月经淋漓不尽是由某些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引起,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可选择肌瘤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等。手术能够直接去除病因,解决月经淋漓不尽问题,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谨慎评估后选择。建议若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月经淋漓不尽,患者应定期复查,观察月经恢复情况,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如出血量增多、腹痛加剧等,应立即复诊,以便医生调整治疗策略。 精神压力是导致内分泌失调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心理调节很重要。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内分泌月经失调看什么科
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月经失调的患者通常可以到妇科、内分泌科、中医科等科室就诊。1、妇科:妇科主要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其发病与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妇科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检查,以观察子宫、卵巢的形态结构,排查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2、内分泌科:人体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当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时,会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与调节,进而引发月经失调。内分泌科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的内分泌激素检测,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六项等,来评估患者的内分泌状态,明确导致月经失调的内分泌病因。对于因内分泌激素失衡引起的月经失调,内分泌科医生会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中医科:中医认为,月经失调的发生与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及经络密切相关。例如,肝郁气滞、气血亏虚、痰湿阻滞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月经失调。中医科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信息,进行综合辨证。在就诊过程中,建议患者要如实向医生告知病史及症状,积极配合各项检查,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制定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对改善月经失调也具有重要意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