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友合并高血压 饮食10注意

  高血压、糖尿病经常狼狈为奸,不但使心、脑血管的损害“雪上加霜”,而且特别容易伤害肾、眼等器官。这类患者除了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外,对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进行调整也非常重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孙宁玲教授认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遵循“十条原则”。

  1.热量摄入与消耗平衡。制订每天应摄取的总热量,科学计算,使摄入和消耗的热量达到平衡。

  2.忌食糖果。这类患者应忌食蔗糖、葡萄糖、蜜糖及其制品。少食淀粉含量过高的蔬菜如土豆、白薯和山药等。

  3.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少吃蛋黄、动物的皮和肝脏等高胆固醇食物。

  4.选择优质蛋白。首先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血尿素氮升高者更需注意;其次,蛋白的来源应以牛奶、瘦肉、鸡蛋、海产品等优质的动物蛋白为主。

  5.多食富含纤维食物。多吃纤维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食物纤维不被小肠消化吸收,但能带来饱食感,有助于减食,并能延缓糖和脂肪的吸收。可溶性食物纤维(谷物、麦片、豆类中含量较多)能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6.选择低糖水果。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可能造成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过量丢失,因此需要补充新鲜的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如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通常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1小时食用,也可选在饥饿时或体力活动之后。为了避免餐后血糖增高,一般不建议正餐前后吃水果。

  7.少吃葵花子、花生。很多女性喜欢吃瓜子、花生等零食,这类食物都含有一定量碳水化合物,且脂肪含量高。

  8.少食多餐。每顿少吃,多吃几顿,总量不变。这样的方法,可保证在餐后血糖不会升得太高。

  9.注意晚餐时间。如果晚餐吃得太晚,饭后又缺乏适量的活动,那么食物中的热量来不及消耗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因此,最好把晚饭时间安排在下午6:30—7:30之间,这样就有时间在晚饭后进行适量的运动。

  10.严格限盐。普通人每天钠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则最高不应超过3克。


糖友合并高血压 饮食10注意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责任编辑:刘振龙)

2009-02-06 00:21:00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会有什么表现
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性症状等。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初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性呼吸困难。此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性或脓性,严重时可出现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与肺动脉高压或胸膜受累有关。2、心血管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时心悸、气短。严重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初期为踝部水肿,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此外,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房颤等。3、全身性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与慢性缺氧和右心功能不全相关。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与慢性消耗和食欲减退相关。此外,患者可出现发绀,多见于口唇、甲床等部位,反映慢性缺氧状态。对于肺心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症状表现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其症状主要涵盖呼吸系统症状、心脏相关症状以及全身性症状等方面。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存在长期的基础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咳嗽是早期常见症状,多在晨起或夜间加重,随病情进展,咳嗽频率和程度会增加。咳痰也较为普遍,痰液性状会因病情变化,在稳定期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当合并感染时,痰液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2、心脏相关症状: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心脏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异常,可伴有心慌、心前区不适。由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会出现下肢水肿,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3、全身性症状:由于心肺功能受损,身体长期处于缺氧和代谢紊乱状态,患者会感到乏力,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容易疲劳。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这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若出现上述疑似肺心病的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病情。要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心病和肺气肿怎么治
肺心病通常是指肺源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等,而肺气肿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手术治疗。如果患有或怀疑患有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项目检查以明确病情。一、肺源性心脏病治疗:1、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至关重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因感染诱发的心肺功能恶化。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减轻呼吸困难症状。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十分必要,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持续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3、控制心力衰竭: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肺源性心脏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消除水肿;强心药物地高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二、肺气肿的治疗:1、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是肺气肿治疗的常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等药物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在病情较重或急性加重期联合支气管舒张剂使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2、机械通气:对于病情严重、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帮助患者呼吸,减轻肺水肿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改善气体交换。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气肿患者,肺减容术可切除部分过度膨胀的肺组织,减少肺容积,降低肺内压力,改善呼吸功能。肺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肺气肿的一种治疗选择,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高且供体资源有限。日常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坚持呼吸康复训练,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心病和支气管炎的区别
肺心病和支气管炎是两种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在病因、症状、检查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区别。1、病因: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引起,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这些疾病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展为肺心病。支气管炎则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理化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过敏等引起,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2、症状:肺心病在原有肺部疾病症状的基础上,逐渐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表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等症状。而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伴有喘息。急性发作时,症状加重,可出现脓性痰。3、检查:肺心病的胸部X线显示肺部原发病变,还可见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等表现;心电图可出现肺型P波等右心肥大的改变,心脏超声能准确测量右心室大小、肺动脉压力等,有助于诊断。支气管炎则通过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血常规检查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升高。4、预后: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病情进展缓慢,但预后较差,常因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而支气管炎若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能迁延不愈或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论是肺心病还是支气管炎,都应积极预防。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等环境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胸部影像学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