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运动治疗的5个必备知识!第1个你肯定猜不到……


  生活方式管理在糖尿病护理中扮演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角色,我国著名的糖尿病研究——大庆研究,就因为首次证实了生活方式干预能够预防糖尿病而轰动世界,进而改写了糖尿病防治指南……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最流行的一句成语,也是在提及生活方式干预时,最受重视的部分,患者总喜欢问:“医生,得了糖尿病我有什么忌口吗?”但很少有患者问:“得了糖尿病我该怎样生活?”,生活方式干预不仅包括饮食治疗(又称营养治疗),还包括运动治疗、心理治疗、患者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

  今天,我们就简要谈谈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能够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什么益处!

  01预防糖尿病,运动比饮食控制更有效!

  运动可以增强体能、减少肥胖、改善心、肺功能,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研究统计显示,进行有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不足5%,而在身体积极活动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并且著名的大庆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年发病率在运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饮食治疗组[2]。

  02 不同的运动,不同的效果!

  研究表明,每周进行1次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至出汗程度),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将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8周50%~60%最大摄氧量有氧运动,结果发现患者平均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下降,静息心率下降[3]。

  此外,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及其结合能力,加速血糖的利用[4];而进行长期的有氧锻炼能有效地促使胰岛素受体数目增多和活性增强[5]。

  03 运动可以显著改善血糖!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保持较长时间、有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能显著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6]。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包含持续性高血糖和波动性高血糖两方面。

  在严格饮食控制的基础上予以12周的运动治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改善血糖波动[7]。

  04 运动可有效预防并发症[8]!

  1.系统、长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防治糖尿病心肌病变、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运动可增强神经传导功能,从而改善周围神经病变,包括糖尿病足。

  3.定量能量消耗运动处方在内的生活方式干预技术可以显著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

  05 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能运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适合运动治疗,和所有的治疗方法一样,运动治疗也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9]。

  此外,制定糖尿病运动处方时应当考虑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水平,运动前后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避免心脑血管意外、肌肉骨关节损伤、保证运动过程的安全性。

2020-01-13 10:14:35浏览3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生第一胎和第二胎有什么区别
生第一胎和第二胎在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分娩过程以及产后恢复等方面存在差异1、身体状况:怀第一胎时,孕妇身体各项机能通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身体对怀孕的适应过程较为明显。而怀第二胎时,身体可能因之前的生育经历存在一些变化,如子宫可能有瘢痕(若第一胎是剖宫产),盆底肌功能可能有所下降,更易出现孕期不适,如腰酸、耻骨疼痛等。2、心理状态:第一胎时孕妇往往对分娩和育儿充满期待与紧张,会做大量准备工作,学习各种知识。第二胎时,孕妇有了经验,心理上会相对放松,但可能会因兼顾家庭、工作和大宝而产生更多压力和焦虑。3、分娩过程:一般来说,第一胎分娩时,产程相对较长,尤其是宫口扩张阶段,因为孕妇的宫颈较紧,产道也相对较紧。而第二胎时,宫颈和产道经过第一胎的扩张,分娩过程可能会相对顺利,产程较短,但也可能会面临子宫收缩乏力等问题。4、产后恢复:第一胎产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子宫复旧、恶露排出等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且新手妈妈可能因照顾新生儿而疲惫,影响恢复。第二胎产后,身体恢复可能会快一些,但由于要照顾两个孩子,休息时间可能更难保证,也会对恢复产生影响。对于准备生育二胎的家庭,建议提前做好身体检查,评估身体状况,尤其是有剖宫产史或其他孕期并发症的孕妇。在孕期要合理安排生活,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关注大宝的心理变化,提前做好沟通,让其接受即将有弟弟或妹妹的事实,避免大宝产生心理落差。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男生第一次疼是因为什么
男生第一次疼,可能与心理紧张、缺乏经验、润滑不足等有关,也可能是包茎或包皮过长、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因素导致。了解这些因素,能帮助正确认识初次性行为时的不适感受。一、非疾病因素:1、心理紧张:初次性行为时,由于对性知识了解有限,内心往往充满紧张、焦虑情绪。这种精神状态会使全身肌肉紧绷,包括会阴部肌肉,导致在性行为过程中产生疼痛感。2、缺乏经验:缺乏性行为经验,在动作上可能不够协调、过于生硬。比如在进入时,没有掌握好角度和力度,容易对生殖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和刺激,引发疼痛。3、润滑不足:正常性行为需要足够的润滑来减少摩擦。同房时可能因为双方没有充分的前戏,导致阴道分泌物不足,无法提供良好的润滑,使得阴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较大摩擦力,进而产生疼痛。二、疾病因素:1、包茎或包皮过长:存在包茎情况,即包皮口狭小,不能上翻露出阴茎头;或包皮过长,过长的包皮包裹阴茎头,易藏污纳垢引发炎症。性行为时,包皮强行上翻或受到摩擦,容易引起疼痛,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包皮嵌顿。2、尿道炎:尿道受到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炎症。性行为过程中,生殖器官的刺激会使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加重,炎症部位受到挤压、摩擦,从而产生疼痛感。3、前列腺炎:前列腺发生炎症,在性行为时,性器官充血会刺激炎症部位,引发会阴部、阴茎等部位的疼痛,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建议在进行性行为前,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生殖器官清洁。若怀疑存在疾病因素导致疼痛,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等,明确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脚癣药膏排名第一名是什么
通常没有脚癣药膏排名第一名的说法。脚癣通常是指足癣,常用的药膏有硝酸咪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如果怀疑患有足癣且自行用药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真菌镜检、真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用药。1、硝酸咪康唑乳膏:该药物作用机制为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多种引发足癣的常见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对于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等各类足癣,遵医嘱使用能有效缓解瘙痒、减轻炎症。2、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该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形成,从而发挥强大抗真菌功效。其对皮肤癣菌选择性高,能快速杀灭真菌,且具备良好的皮肤渗透性。在鳞屑角化型足癣的治疗中,遵医嘱使用可深入皮肤角质层,从根源抑制真菌生长,改善皮肤粗糙、增厚、脱屑等症状。3、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此药膏含曲安奈德和益康唑两种成分。益康唑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曲安奈德作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止痒的效果。当足癣合并湿疹样改变,或因搔抓致使局部皮肤出现炎症反应时,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既能抗真菌,又能减轻炎症和瘙痒,有助于皮肤损伤的修复。但该药物含有激素,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需遵循医嘱合理应用。4、联苯苄唑乳膏:联苯苄唑能改变真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实现抑制和杀灭真菌的目的。对皮肤癣菌、酵母菌等多种真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在足癣治疗中,遵医嘱涂抹在患处,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持续发挥抗真菌作用,阻止真菌进一步侵袭皮肤,有效控制足癣症状。日常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鞋袜,避免真菌滋生。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吸汗性强的袜子,避免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若足部出汗较多,可适当使用具有吸汗功能的鞋垫。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不是都会流血
女生第一次性生活是否都会流血是一个常见但存在误解的问题。并非所有女性在第一次性生活时都会流血,流血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处女膜结构、性行为方式及个体差异等。处女膜破裂可能导致少量出血,但并非所有女性处女膜在初次性生活中都会破裂,且出血量因人而异。处女膜是位于阴道口的一层薄膜,其形状和厚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部分女性处女膜弹性较好,可能在性生活中不发生破裂或仅轻微拉伸,因此不会出血。另一些女性处女膜较薄或开口较小,可能在初次性生活中破裂并伴有少量出血。此外,处女膜可能因运动、使用卫生棉条等原因在初次性生活前已部分或完全破裂,因此不会在性生活中出血。性行为方式也可能影响是否出血。充分的性前准备,如情感交流、身体放松及使用润滑剂,可减少阴道口及处女膜的损伤风险,从而降低出血可能性。若性行为过于粗暴或缺乏润滑,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或处女膜损伤,增加出血风险。个体差异在是否出血中起重要作用。部分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或激素水平影响,阴道黏膜较薄或较脆弱,容易在性生活中出现轻微出血。另一些女性可能因处女膜结构特殊或已自然退化,初次性生活时无明显出血。此外,心理紧张或恐惧可能导致阴道肌肉紧张,增加不适及出血风险。建议女性了解相关知识,消除不必要的紧张与误解。若出现轻微出血,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保持局部清洁即可。若出血量较多或伴有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