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保健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既要有效控制糖尿病,又要严密观察冠心病的病情进展;既要监测血糖,又要观察心电图变化,注意有无心肌缺血,同时注意记录血流动力学变化、尿量及输液量。应强调患者的自我控制和保护意识,注意血糖的调节和情绪的调控,特别强调患者的饮食控制,较好地控制血糖,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饮食护理

  控制饮食也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原则是,清淡、易消化、低碳水化合物、低脂、低盐、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忌甜食、饱食、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另外,进餐时间要与胰岛素注射时间相配合。饮食治疗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需反复强调让患者有足够的认识,并能持之以恒地按医嘱进餐,有效地配合治疗。

  心肌梗死的护理

  此类患者应特别注意观察有无继发低血糖,以防因低血糖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脏供血重新分布,造成心肌更大面积的梗死而加重心脏损害。此时,血糖宜维持在11.1mmol/L左右,不宜降得太低。此外,应随时观察患者有无胃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冷汗、颈痛、牙痛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检查心电图,若有心肌缺血,应紧急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预防心力衰竭的护理

  以控制输液速度及严格掌握输入液体种类为主。糖尿病患者输液一般多忌糖而选用盐液,但血钠高又可加重心脏负担而诱发心衰;输液过多、过少均可导致伴有肾功能低下者发生水电解质紊乱。输液过程中结合监测血糖、电解质、尿量、尿比重调节输液速度和调整输液种类。

  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

  对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除进行心电监护外,需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严格控制探视。低流量持续吸氧。应用强心药时需防毒性反应。

  心理护理

  冠心病是一种与心理因素相关的慢性躯体性疾病,本组病史10年以上的患者占84%,最长达25年,这种终身性疾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及精神压力,有的甚至悲观失望,对治疗丧失信心。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护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目的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获得最佳心身状态。首先让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正确认识,确信自己可以和常人一样生活。健康教育包括本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治疗、休息、功能锻炼,计算每天饮食量、自我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尿糖、预防并发症的知识和技能等,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发现、处理问题。

  健康教育应延续到患者出院后,以免一些患者住院间遵医嘱,出院后便不能自控,违背医嘱,致使病情加剧再次住院。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保健更多糖尿病最新资讯,请关注39糖尿病频道——中国第一糖尿病门户

(实习编辑:吴晓薇)

2009-01-18 08:16:00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会有什么表现
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性症状等。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初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性呼吸困难。此外,患者可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性或脓性,严重时可出现咯血。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多与肺动脉高压或胸膜受累有关。2、心血管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时心悸、气短。严重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循环淤血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初期为踝部水肿,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此外,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房颤等。3、全身性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性症状,与慢性缺氧和右心功能不全相关。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与慢性消耗和食欲减退相关。此外,患者可出现发绀,多见于口唇、甲床等部位,反映慢性缺氧状态。对于肺心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在饮食上,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心病症状表现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其症状主要涵盖呼吸系统症状、心脏相关症状以及全身性症状等方面。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过度劳累。1、呼吸系统症状:肺心病患者常存在长期的基础肺部疾病,呼吸系统症状较为突出。咳嗽是早期常见症状,多在晨起或夜间加重,随病情进展,咳嗽频率和程度会增加。咳痰也较为普遍,痰液性状会因病情变化,在稳定期多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痰,当合并感染时,痰液变为黄色脓性且量增多。2、心脏相关症状: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心脏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异常,可伴有心慌、心前区不适。由于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会出现下肢水肿,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恢复缓慢。3、全身性症状:由于心肺功能受损,身体长期处于缺氧和代谢紊乱状态,患者会感到乏力,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容易疲劳。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这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影响了神经系统功能。若出现上述疑似肺心病的症状,务必及时就医。一旦确诊,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病情。要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心病和肺气肿怎么治
肺心病通常是指肺源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等,而肺气肿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手术治疗。如果患有或怀疑患有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项目检查以明确病情。一、肺源性心脏病治疗:1、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至关重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减少因感染诱发的心肺功能恶化。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沙丁胺醇、氨茶碱等,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减轻呼吸困难症状。2、氧疗:长期家庭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十分必要,可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持续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3、控制心力衰竭:对于出现心力衰竭的肺源性心脏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呋塞米,减轻心脏的前负荷,消除水肿;强心药物地高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二、肺气肿的治疗:1、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是肺气肿治疗的常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等药物可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在病情较重或急性加重期联合支气管舒张剂使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2、机械通气:对于病情严重、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帮助患者呼吸,减轻肺水肿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改善气体交换。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肺气肿患者,肺减容术可切除部分过度膨胀的肺组织,减少肺容积,降低肺内压力,改善呼吸功能。肺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肺气肿的一种治疗选择,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风险高且供体资源有限。日常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坚持呼吸康复训练,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心病和支气管炎的区别
肺心病和支气管炎是两种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二者在病因、症状、检查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区别。1、病因: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引起,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这些疾病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展为肺心病。支气管炎则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理化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过敏等引起,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2、症状:肺心病在原有肺部疾病症状的基础上,逐渐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表现,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心力衰竭以右心衰竭为主,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等症状。而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部分患者伴有喘息。急性发作时,症状加重,可出现脓性痰。3、检查:肺心病的胸部X线显示肺部原发病变,还可见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等表现;心电图可出现肺型P波等右心肥大的改变,心脏超声能准确测量右心室大小、肺动脉压力等,有助于诊断。支气管炎则通过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血常规检查在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升高。4、预后: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病情进展缓慢,但预后较差,常因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而支气管炎若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能迁延不愈或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论是肺心病还是支气管炎,都应积极预防。避免吸烟和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等环境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胸部影像学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