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称体重就能减肥?端午小长假能随便吃了?

  

  增加死亡风险!我们连果汁都不能喝了?

  这是怎么回事?糖尿病让人闻不出味道!

  假期不想变胖?每天称称体重可能就行!

  1

  增加死亡风险!我们连果汁都不能喝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添加糖或甜味剂的含糖饮料(SSBs)肯定不是好东西,12盎司(355ml)的饮料中就可能含有140-150 kcal的能量和35-37.5 g的糖。SSBs已经成为了美国人饮食中添加糖最大的来源,美国已经采取了相关的税收政策并限制其向儿童的营销。然而,万万没想到,原来100%的果汁可能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健康!

  最近人们对美国REGARDS研究的数据进行了二次分析,在这项研究中共涉及30183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参与者,其中在基线已有冠心病、糖尿病或卒中的患者被排除在了本次研究之外,最终纳入分析的参与者有13440名。研究使用经过验证的食物频率问卷估算参与者含糖饮料和100%果汁的摄入量并对实际摄入量和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计算了添加糖占总能量的百分比(TE)和每增加12盎司摄入的相应增量。

  在经过平均6.0年的随访之后,共出现了1000例死亡以及168例冠心病相关的死亡。参与者每天摄入的添加糖占全天推荐两的比例平均为8.4%,其中4.4%来自于SSBs,4.0%来自100%果汁。在每天添加糖摄入比例较高(TE≥10%)的参与者与较低(TE<5%)的参与者相比,因为冠心病死亡的风险风险增加了44%(aHR 1.44, 95%CI 0.97-2.15),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4%(1.14, 0.97-1.33);每增加12盎司的SSBs摄入风险增加11%(1.11, 1.03-1.19);每增加12盎司的100%果汁摄入风险增加24%(1.24, 1.09-1.42)。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包括果汁在内的SSBs可能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并且有必要开展长期的研究探索这些饮料摄入与冠心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同时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SSBs与体重增加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代谢健康的不良影响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公认。一系列的研究充分表明了SSBs与蛀牙、体重增加、2型糖尿病、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但果汁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并没有那么丰富,结果也并不一致。虽然有研究显示果汁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关,但水果的摄入却与2型糖尿病风险的降低有关,也有研究显示适当摄入果汁则有可能对预防卒中和认知功能下降有效果。

  100%果汁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和多酚等,或可减少氧化应激,改善炎症指标、内皮细胞功能,然而这些果汁中的物质能否有效地抵消体重增加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却尚未可知。虽然果汁中的糖分天然存在,但一旦进入人体代谢,带来的生物反应其实基本相同。相比之下,水果由于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同时,咖啡、茶等饮料同样富含抗氧化的成分,可能会有益于心血管代谢,应该被视为比果汁更为健康的选择。此外,不同果汁对健康的影响可能也有所不同。

  虽然果汁的危害可能并没有SSBs这么大,但热衷于喝果汁的人们应该缓缓了,尤其是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更应该慎重。接下去的研究应该考察某些特定的果汁种类对于健康的影响——果汁好喝,但不要贪杯哦!

  2

  这是怎么回事?糖尿病让人闻不出味道!

  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被认为是糖尿病相关的脑部并发症,这些患者通常会出现局部脑萎缩、小血管病变等改变,出现大脑的异常激活和功能性连接障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进一步出现皮质萎缩和白质破坏。最近来自中国的研究从糖尿病患者的嗅觉功能出发,进一步探索了患者的认知、嗅觉、大脑的改变以及对于GLP-1RA治疗的关系。

  这项来自南京鼓楼医院的研究共纳入了各35名肥胖/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35名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匹配的对照。所有人都接受了认知功能、嗅觉和气味诱导后的大脑激活检测,随后有20名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接受了3个月的GLP-1RA治疗并进行了重新评估。

  结果发现,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不肥胖的患者相比,认知功能和嗅觉的评分更低,左侧海马的激活减少,与右侧岛叶的功能性连接中断,其中嗅觉功能和左侧海马的激活情况介导了肥胖和情景记忆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与加工速度测试之间的负向关系。这意味着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不仅更难体会到食物的香气,还提示其认知功能的下降。不过,在经过3个月的GLP-1RA治疗之后,患者的嗅觉测试评分和气味诱导的右侧海马的激活增加,可能提示其病情改善。

  研究人员指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可能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嗅觉阈值评分降低、气味诱导的大脑激活降低以及大脑功能连接减少,而胰岛素释放则与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呈正相关。嗅觉在这些关系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实际上,嗅觉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神经变性疾病的早期预测因子,并且与晚年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借助嗅觉测试能够有效的筛查认知功能衰退,我们因此得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嗅觉功能减退,相应的认知功能也更差。而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些联系背后的机制。

  在应用GLP-1RA之后,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这可能在研究人员的意料之中,因为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除了减轻患者体重,改善血糖控制以及心血管功能之外,GLP-1R还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GLP-1RA具有改善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潜力,因此长期评估并确定这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闻不出味道,可没有这么简单!

  3

  假期不想变胖?每天称称体重可能就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不是每天胖上一点点,是没法变成个大胖子的。从刚刚成年开始就每年胖上0.4-1.0 kg已经成为人们的常态,这每年一点点的积累到最后就会让人不经意之间胖了起来。不过,体重的这种增长似乎并不是每天努力一点点的结果,而是在几个节日里突飞猛进的成果。因此,如何在假期不要胖出来,就成为了控制体重的重点——最近的研究发现,每天称称体重就行!

  这项来自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研究共纳入了111名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成年人,随机分配至对照组或每日自我称重(DSW)+视觉图形反馈(GF)组并分别在感恩节前(v1)、元旦后(v2)和元旦后14周(v3)对参与者进行了随访。在DSW+GF组的参与者被要求在节日期间每天称重并被要求保持体重,但对于体重的控制全凭自觉,研究人员并没有告诉参与者该怎么做;而对照组则没有得到任何提示。

  结果发现,靠着每天称称重“佛系”减肥的DSW+GF组的参与者体重居然真的没有什么变化,但对照组的体重在感恩节前后却出现了明显增加(-0.13±0.27 vs 2.65±0.33 kg, p <0.001),足足胖出了五斤多肉来。在对照组中,超重/肥胖的参与者的体重增加与体重正常的参与者相近(2.71±0.48 vs 2.62±0.43 kg)。虽然已经成为胖子的人们并没有表现格外出众,但这更给暂时体重正常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再胖下去就可能要买入超重的行列了!

  在DSW+GF组中,体重正常的参与者得以幸免于难,没有在假期里胖出来;而超重/肥胖的参与者甚至还靠着称体重成功减肥(0.33±0.27 vs -1.46±0.62 kg, p = 0.01),掉了快三斤肉。虽然在元旦后的随访期间,对照组的参与者悔不当初,及时止损,开始努力减肥也成功减去了两斤多肉(-1.14±0.43 kg, p = 0.01),但还有57%的肉却还是贴在肚皮上,甩也甩不走——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每逢佳节胖三斤(1.51±0.39kg,p < 0.001)!

  研究人员表示,DSW+GF组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体重变化,因此他们更会努力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保持体重的目标,既可以是今天买开腿走上几步,也可以是晚饭管住嘴少吃几口。由于人们对于自我目前的状况和标准/目标之间的差异非常敏感,因此在每天都能看到这些差异的时候,这些参与者会自己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也能够通过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得到解释。

  人们的肥胖很大程度上与假期放纵自己变胖有关,因此控制假期的体重可能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研究中的干预简单有效地促进了参与者采用自己的方法,自觉自愿地保持体重,这对于未来的减肥干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毕竟不可能有一种方法能够让所有人都瘦下来。

2019-05-30 00:35:25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孙海涛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补肾壮阳的中药吃了会流鼻血吗
补肾壮阳的中药吃了可能会流鼻血,可能是补肾壮阳的中药导致上火从而引起流鼻血,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肺经风热、肝火等。1、上火补肾壮阳的中药一般都是具有温热性质的,如果患者长期或者大量服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上火的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流鼻血、咽喉肿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多吃一些降火的食物,比如苦瓜、黄瓜、西红柿等。2、肺经风热肺经风热是指风热之邪侵袭肺经引起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点滴的鼻血,血色较为鲜红,还可能会伴随出现鼻腔干燥、灼热感等情况。患者可以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3、肝火肝火是指肝经火胜,犯及肝经所表现出来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失眠多梦、面红目赤等症状,肝火旺盛的患者如果服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流鼻血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多吃一些清肝泻火的食物,比如苦瓜、菊花、金银花等。除以上原因外,也可能是由于心火炽盛、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原因所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补肾壮阳提高性功能的中药有哪些
补肾壮阳、提高性功能是中医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鹿茸、淫羊藿、巴戟天、锁阳、肉苁蓉等中药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但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1.鹿茸 鹿茸具有温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萎靡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研末后冲服,也可入丸剂或泡酒服用。服用时应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阴虚火旺者禁用。 2.淫羊藿 淫羊藿能温补命门之火,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遗精早泄、阳痿不举等症。其还能够祛风除湿,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挛急等病症。本品可煎汤内服或泡酒,使用淫羊藿需注意个体差异,不宜过量或长期连续使用;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3.巴戟天 巴戟天可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亏虚所致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症。此外,它还有强健筋骨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通常可煎汤内服,服用巴戟天时应注意适量,不可过量;阴虚火旺者忌服。 4.锁阳 锁阳具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大便秘结等症状。本品宜入煎剂,也可煲汤,脾胃虚弱者慎用。 5.肉苁蓉 肉苁蓉可以补肾阳、益精血,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该药可入煎剂,也可煮粥食用,阴虚火旺者禁用。 以上几种中药均属于滋补类药物,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还要适当锻炼身体,如跑步、游泳等,每周3-5次,有利于身体健康。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补肾的中药有哪些
女性补肾的中药一般有枸杞、肉苁蓉或者是何首乌等,中药的服用必须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枸杞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腰酸、四肢发冷、胃寒性功能减退等。如果患者是阴虚体质或者是实热体质,过多食用枸杞会导致出现流鼻血、大便干结或者是喉咙肿痛等症状。同时枸杞滋腻性比较强,如果是脾胃虚弱的人群不建议服用枸杞,否则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或者是腹痛等不良反应。2、肉苁蓉肉苁蓉是一味中药,具有温阳补肾、润肠通便和理气止血等作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等。腹泻便溏者需要禁止食用肉苁蓉,而对于阴虚火旺、胃肠实热而大便干结者,也需禁止食用肉苁蓉。3、何首乌何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等功效,临床上适用于肾阴亏损、发须早白、腰膝软弱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以免导致症状加重,还需避免过多食用何首乌。此外,补肾的中药还有人参、五味子等,在生活中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例如绿豆、西瓜等,以免导致肾虚的症状加重,还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喝中药补肾,好转的现象有哪些
喝补肾中药好转的现象,主要包括精神状态良好、腰膝酸软症状减轻、性功能逐渐恢复、睡眠质量提升、食欲好转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精神状态良好如果患者存在肾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劳乏力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补肾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达到改善肾虚的效果。此时患者的精神状态一般较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2、腰膝酸软症状减轻如果患者的肾虚程度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肢体无力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性功能减退。患者遵医嘱喝补肾中药后,一般能够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症状,同时也能够改善性功能障碍。3、性功能逐渐恢复肾虚可能跟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有关,也有可能是肾脏的功能受到损伤导致的,患者会出现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喝补肾中药后,肾虚引起的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症状通常能够逐渐恢复,性功能也会逐渐恢复正常。4、睡眠质量提升肾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导致精神不振,在医生的指导下,喝补肾中药后,能够改善睡眠质量,也能够使睡眠更加充足。5、食欲好转肾虚的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而中药的味道较为苦涩,此时患者适量喝中药,可以促进患者的食欲,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患者在喝补肾中药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在服用补肾中药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