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感冒如何治疗

  感冒,俗称“伤风”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5-7天即可痊愈,有上呼吸道症状者病程约为2周。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且一般感冒症状轻微,病情又能自限,故可不进行治疗。

  如出现明显的不适 、疲劳等,可减少活动量、多休息,多饮水。对发热,畏寒,头痛,咳嗽,全身酸痛者,可采用中成药如无糖型的感冒冲剂等进行治疗。眼下市场上形形色色的抗感冒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扑尔敏等 ,虽然可使发热减退,头痛减轻,但不能促使病毒排出,而且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感冒一般以不用抗感冒药物为宜。

  如果病人出现高热,可以适当给予退热药对症治疗,但应防止出汗过多而致虚脱。此外,有一点应该特别提醒糖尿病病友们,感冒时应慎用抗 生素,因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滥用抗生素反而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产生耐药,对身体非常不利。

  但有明显发热,咳嗽,咯脓痰和血白细胞增高等细菌感染症状体征出现时,可联合使用一些抗生素。由于感冒会导致血糖增高,有时会引起急性并发症,如出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故患感冒时糖尿病病友最好上医院就医。

(实习编辑:朱文斌)

2008-09-30 00:50:00浏览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类天疱疮会有什么并发症
类天疱疮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皮肤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等。建议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盲目自行使用药物。同时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皮肤,防止水疱破裂继发感染。1、皮肤感染:类天疱疮患者皮肤会出现水疱、大疱,疱壁破裂后会形成糜烂面,皮肤的屏障功能遭到破坏,外界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从而引发皮肤感染,如脓疱疮、丹毒等。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皮肤症状,延长病程,还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全身性感染,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营养不良:由于类天疱疮患者皮肤损害广泛,尤其是口腔等黏膜部位受累时,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消化功能。患者可能因疼痛而不愿进食,或者由于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导致咀嚼和吞咽困难,长期下去会引起营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3、水电解质紊乱:皮肤大疱破溃后会有大量组织液渗出,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如果没有及时补充,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水电解质紊乱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同时,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
骨盆骨折比较危险的并发症有出血性休克、尿道及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1、出血性休克:骨盆骨折时,骨盆内丰富的血管易受损破裂,如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由于骨盆骨质松脆,骨折后出血不易自行停止,短时间内可形成大量血肿。出血量多时,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引发出血性休克。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若不及时救治,死亡率较高。2、尿道及膀胱损伤:骨盆骨折移位可能直接损伤尿道或膀胱。后尿道损伤在骨盆骨折中较为常见,多因骨折断端的直接刺伤或骨盆变形的牵拉所致。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道口滴血等症状。膀胱损伤时,尿液可外渗至周围组织,引起下腹部疼痛、压痛及反跳痛,严重时可导致腹膜炎,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患者康复。3、直肠损伤:骨盆骨折累及后环时,有可能损伤直肠。尤其是骨折断端向后移位,容易刺破直肠。直肠损伤后,肠内容物会进入盆腔,引发严重的盆腔感染,出现高热、寒战、腹痛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感染可能扩散,导致感染性休克,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若发生骨盆骨折,建议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损伤和出血。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在等待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出现明显出血,家属可在伤口处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等适当按压止血,但避免过度用力。
胡志伟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心脏支架手术后最怕什么并发症
心脏支架手术是通过介入手段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以扩张狭窄血管、恢复心肌供血的治疗方法。心脏支架手术后较怕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狭窄等。1、出血:这是心脏支架手术后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但这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可能表现为穿刺部位出血、皮下淤血,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如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脑出血则可能导致头痛、头晕、肢体偏瘫甚至昏迷等严重后果,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虽然撑开了狭窄的血管,但在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细胞需要一段时间来覆盖支架表面。在此期间,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或者存在其他导致血液高凝的因素,就容易在支架内形成血栓,导致血管再次堵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3、再狭窄:虽然支架能够有效扩张血管,但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支架内或支架两端血管的再狭窄。这可能与血管弹性回缩、内膜增生、患者自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再狭窄,会再次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绞痛等症状复发,严重者可能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手术或心脏搭桥手术,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负担。为减少心脏支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应该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要注意观察身体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同时,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脚烂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并发症脚烂,医学上称为糖尿病足溃疡,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导致下肢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进而引发足部感染、溃疡甚至坏死。该疾病是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高血糖环境会损害神经,特别是下肢的神经,导致患者感觉减退或丧失。这使得患者难以察觉脚部的损伤、压力或感染,从而容易忽视初期的小伤口或不适。另外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还会损伤血管,导致血管狭窄、堵塞,进而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血液供应不足会使受伤部位愈合变慢,增加感染的风险。而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为脆弱,这使得此类人群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并且感染后的愈合过程也会比正常人更长。发生感染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可能导致截肢等严重后果。除了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免疫功能下降外,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还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例如,穿着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都可能增加脚部受到压力和摩擦的风险,从而引发溃疡。此外,足部外伤、烫伤、冻伤等也可能导致糖尿病脚烂。针对糖尿病足溃疡这一并发症,患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这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关键。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其次,要定期检查足部,包括自我检查和专业医生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同时,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穿着舒适、合适的鞋子,并使用护垫等辅助工具减轻压力。若发生感染或溃疡,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