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9月13日,我由于多饮、多食、消瘦、无力被河北省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1型糖尿病,至今已经有30年。在此期间,我曾多次住院抢救,可喜的是,我现在身体健康,没有并发症,可以帮助照顾孙儿。
我可能不是控制得最好的,但我相信我的经验或许对大家有帮助。今天给大家分享我注射胰岛素的经验体会。
1.注射胰岛素,一定要重视低血糖
1988年底我住院被动接受胰岛素的治疗,当时用的是国产的动物胰岛素。用上胰岛素还没到中午,低血糖就开始出现了,大难临头,低血糖的症状全部在我身上显现出来了,4个字"非常难受‘’。
我深知低血糖的危害,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我现在将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相结合。如果尿糖高了,我再监测血糖, 这样不仅减少扎手指的疼痛感,也可以节约一点监测血糖的费用,发现血糖低时及时进餐,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定时定量进餐、规律运动对于预防低血糖也至关重要。
2.多部位注射胰岛素
我用上胰岛素也有30个年头了,得病初期用的是动物胰岛素,每天要注射3次,那时候要三天两头煮针头进行消毒,由于胰岛素使用知识的缺乏,打针的部位就选择在两肢上臂,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到了夏天太阳一晒皮肤很是难受。
现在我们都用上了各种胰岛素笔,方便快捷安全卫生。
知识的普及让我受益匪浅,多部位的注射使我感觉胰岛素吸收得更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我每天要注射4次胰岛素,重视每一次注射。
我把3针速效胰岛素基本上都注射在肚脐周围(肚脐5厘米以外的位置),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两个注射点至少间隔2厘米。
晚上7:15分把长效胰岛素注射在臀部(家人帮助注射)或者是上臂及大腿外侧。
3.不要发生胰岛素漏液
每次注射胰岛素前,我都要先把针盒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酒精棉棒摆好,核对好后把手清洗干净准备注射。
把胰岛素笔拿出后换上针头,排出空气看到笔尖上有药物流出,再选择要打的单位刻度,然后进行皮肤消毒。
待酒精完全干后,我捏起皮肤采用45度角进针,注射完后多停留一会大约数50个数,然后把针轻轻的拔出一点点再数20个数,完后快速拔针,这样打针药水不会在拔针时带出。拔针后用棉棒稍微压住针眼片刻。
晚上注射长效胰岛素(14个单位),打针中间我会停顿一下然后再推针。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样打针药物不会流出,药物吸收的还好,皮肤没有硬结,可以说我的皮肤和正常人的皮肤是一样的。
注射完毕,卸掉针头盖好笔帽,把针盒放在阴凉的地方,室温在30度以下。废弃的针头我会把它弄弯曲后,放到针头收纳瓶中集满后一同丢弃。
上述是我30年使用胰岛素总结的经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