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吃保健品9年花了30万,糖尿病病情越来越重,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食用保健品

  王女士今年73岁,发现糖尿病整整10年。刚查出糖尿病的时候,王大妈比较胖,医生给开的二甲双胍,每天2次,每次1片。

  吃药久了胃有点不舒服,邻居推荐她吃保健品,说这种保健品是纯中药成分,没有副作用,可调理脾胃,还能降血糖。

  果然,王大妈吃了保健品以后,血糖没再升高,胃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从此,王大妈就一边吃着二甲双胍,一边吃着保健品。这一吃,就是9年。

  期间,儿女多次规劝老人不要乱吃保健品,但是,老人嘴上答应,还是偷偷买着吃,瞒着家人已经花费了30余万元。

  直到今年春天,王大妈反复发生严重的低血糖,每次发作的时候,头晕、眼花、心慌、手抖,还出冷汗,吃点东西就能好转。

  最厉害的一次,全身瘫软无力,有濒死感,被家人送到了急诊科,一查血糖2.2mmol/L,立即静脉推注高渗糖还输了液,才转危为安。

  为了查明王大妈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医生让王大妈把医院开的降糖药和自己买的保健品全部停掉。

  第一天,既不吃药也不吃保健品,王大妈的血糖升至21.8mmol/L。

  第二天,不吃药,只吃保健品,查血糖15.7mmol/L。

  第三天,还是不吃药,只吃保健品,王大妈再次发生了严重的低血糖,血糖又降至2.9mmol/L。

  这一次,王大妈彻底明白了,原来导致自己反复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就是保健品。

  她感慨地说,以后再也不敢吃了,再吃连命就没了。

  保健品到底是什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保健品?

  何谓保健品?

  1997年5月1日,我国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指出,保健品又称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功能,适应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保健品是食品,不是药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药品的作用是治疗疾病,所以,药品适应于有病的病人。而保健品的作用只是起到预防和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促使机体逐渐向健康的状态转化的作用,以提高健康水平,所以,保健品适合于有需要的特定人群。

  如果,商家介绍其保健品能够治疗疾病,那就是夸大效果,超越了保健品的功能,存在虚假宣传的可能。

  中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将保健食品的功能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增强生理功能的保健食品

  包括增强免疫力、辅助改善记忆力、缓解疲劳、改善睡眠、抗氧化、促消化、调节肠道菌群等功用的保健食品,如益生菌及其发酵制品等。

  2.预防慢性疾病的保健食品

  包括具有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脂、增加骨密度、减肥等功用的保健食品,如果胶、糖醇类等。

  3.补充微量营养素的保健食品

  即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补充剂,以防止微量元素的缺乏,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如各种钙剂等。

  4.增强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抵抗力的保健食品

  如能够抗辐射、促进排铅等增强对外界有害因素抵抗力的保健食品。

  可以看出,保健品的功效,对疾病只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改善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效果,对于疾病并无治疗作用。

  保健品若疗效明显,有可能掺加了药物

  保健品的成分与药品不同,药品是经过化学合成,而保健品的成分是来自天然的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

  具有保健功能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

  功能性脂类成分和植物化学物;

  益生菌等。

  如果患者吃了由天然成分制成的保健品以后,产生了明显的治疗效果,则可能保健品中掺加了药物的成分。

  专家分析认为: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这些降血糖明显的保健品多是添加了药效明显、副作用大、价格低廉的西药,如优降糖或降糖灵

  目前这两种药物分别因反复低血糖和乳酸性酸中毒昏迷这两个不良反应而退市。

  保健品对人体不能产生任何危害,且吃且谨慎

  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6年发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发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试行)》,这些管理办法对我国保健食品的注册及生产经营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对保健食品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保健食品的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而且对人体不能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所以,吃保健品不能仅凭感觉,一定要自己观察身体的细微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防止危害的发生和发展,以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王大妈吃了保健品以后发生低血糖就是对身体产生了危害。所以,且吃且谨慎。

2018-09-11 01:01:01浏览1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胃糜烂怎么保养
胃糜烂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口服药物等方法进行保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整 患者应遵循低脂、易消化食物为主的原则,减少回锅肉、红烧肉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食物会促进胆酸分泌,而胆酸能促进胃黏膜炎症反应,不利于胃糜烂愈合;此外,辛辣食物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加重胃黏膜损伤。 2.戒烟限酒 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因此需要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中的乙醇都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够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 3.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晚上11点前开始准备就寝,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进程。 4.适当运动 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游泳等可以帮助改善胃肠功能,建议每日锻炼30分钟,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5.口服药物 针对胃糜烂的治疗可能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如奥美拉唑、西咪替丁等,需按医嘱服用,注意不可咀嚼或压碎,以免造成药物失效,建议在早餐前0.5-1h服用。这些药物旨在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炎症和不适感,加速糜烂面愈合。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无脾的人吃什么保养
无脾的人一般指没有脾脏的人。没有脾脏的人可吃蛋白质含量高、铁含量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提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进行保养。脾脏是人体很重要的一个器官,有很重要的滤血功能,此外其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可以消除人体衰老细胞。脾脏还可以储存血液,如果人体没有脾脏,上述功能就会消失,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1、蛋白质含量高、铁含量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蛋白质含量高但脂肪含量少的食物,满足蛋白质的供应,经常吃鸡蛋、牛奶等。铁含量丰富的食物:还需供应比平时多的含铁食物,以满足造血需要,防止贫血,如动物肝脏,血,瘦肉,绿色蔬菜。维生素含量多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如苹果、菠菜、橘子等。需格外注意,患者饮食需清淡,忌重油重辣重口味。2、提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没有脾脏的人,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等疾病,可服用提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药物,如利可君片、鲨肝醇片、氨肽素片等药物。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过度。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性的食物,要吃一些无刺激性、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在进餐的时候患者要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这样才会使食物能够达到更好吸收和消化。服用药物时应遵医嘱,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如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