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心脏病的中医疗法

  (1)辨证论治

  ①阴虚燥热 心神不宁

  【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五心烦热,或烦渴多饮,或消谷善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则】滋阴清热 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消渴方加减:生地15g,元参15g,天冬10g,麦冬10g ,黄连6g,丹皮10g,当归10g,丹参30g,酸枣仁15g,远志10g,五味子10g,柏子仁10g,花粉15g。

  ②气阴两虚 心脉瘀阻

  【主症】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口干,心前区疼,视物模糊,或肢体麻疼,舌胖质暗,苔白,脉沉细。

  【治则】益气养阴 活血通脉

  【方药】生脉散加减: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细生地15g,黄芪 12g,黄精30g ,丹参30g,葛根10g,天花粉20g,酸枣仁12g,桃仁10g,川芎10g,枳实10g,佛手10g。

  ③心气阳虚 痰瘀互阻

  【主症】胸闷心悸,或心前区痛,畏寒肢冷气,短乏力,或兼视物模糊,或兼肢体麻痛,或兼下肢浮肿,舌胖暗,苔白腻,脉沉滑或结代。

  【治则】补气助阳 化痰祛瘀

  【方药】生脉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人参10g(另煎兑服),麦冬10g,五味子 10g,瓜蒌20g,薤白10g,桂枝10g,陈皮10g,半夏10g,当归10g,丹参30g,佛手10g。

  ④心气阳衰 水饮凌心犯肺

  【主症】心悸气短,胸闷喘憋不得平卧,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双下肢水肿,或兼视物不清,或兼纳呆泄泻,舌胖淡暗,苔白滑,脉沉细数。

  【治则】益气养心 肃肺利水

  【方药】生脉散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人参10g,黄芪30g,麦冬10g,五味子10g,葶苈子 30g,大枣5枚,猪茯苓各30g,泽泻兰各15g,桑白皮12g,桂枝10g,当归10g,车前子10g。

  (2)验方食疗及中成药

  ①验方与食疗

  冠通汤:丹参9g,炒赤芍9g,桃仁4.5~9g,降香3g,生香附9~15g,广郁金15g,全瓜蒌15g,元胡9g,远志3g,炙草3g。水煎服,每日一剂。功能:活血化瘀,理气化痰。主治:冠心病。临床上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证属痰瘀互阻,气滞血瘀者有效。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气阴两虚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脉结代加川桂枝;胸闷甚者加佛手、薤白、檀香;心悸加炒枣仁、茯苓、茶树根;伴有高血脂属湿热阻滞者加茵陈、泽泻(《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

  益气活血方:黄芪40g,党参30g,当归20g,赤芍20g,川芎15g,红花10g,丹参15g,葛根1 5g,麦冬15g,五味子15g。水煎服,每日一剂。功能:益气养心,活血化瘀。适用于糖尿病心脏病证属气虚血瘀者。(《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

  解郁舒心汤: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桔梗5g,枳壳5g,香附10g,丹参10g,娑罗子6g,佛手片3g,玫瑰花3g。功能:益气养阴,理气活血。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证属气阴两虚气滞不畅者。(《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冠心病专辑》)

  定心汤:山萸肉15g,麦冬12g,五味子10g,酸枣仁15g,龙眼肉15g,炒柏子仁12g,生龙骨 30g,生牡蛎 30g,人参粉6g(冲服),肉桂3g,黄连6g,丹皮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功能:益气养阴,宁心安神。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症见心悸、怔忡者。(经验方)

  山楂槐花葛根煎:山楂20g,槐花10g,葛根12g。水煎代茶饮。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者。(经验方)

  淡菜荠菜汤:淡菜10g,荠菜30g,煎汤服,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伴高脂血症者。

  炒葱头:葱头200g,植物油9g,盐及调料少许,油锅用火烧热,放入葱丝翻炒均匀,加调料即可食用。

  其他食疗方:如何首乌粥、木耳粥、荷叶粥、菊花粥、葛根粉粥、薤白粥;双耳(白木耳、黑木耳)汤、海带汤、绿豆汤、龙眼肉甲鱼汤;马兰头炒食、油菜炒食、黄豆煮熟食用、生煸金花菜等,对于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均可选用。

  ②常用中成药

  丹七片:组成:丹参、三七。功能:活血化瘀。适用于糖尿病心脏病证属瘀血痹阻心脉者。片剂,每片0.3g,每次3~5片,一日3次口服。

  心可舒片:组成: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功能:活血散瘀,舒心降压,扩张血管,降低胆固醇。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证属气滞血瘀者。片剂,每片0.25g,一次4片,一日3次。(《新编中成药手册》)

  生脉饮: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证属气阴两虚者,对于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伴有心悸、气短、自汗以及体位低血压者均可服用。剂型:口服液,每支10mL,一次10mL,一日3次。

  生脉注射液:组成同生脉饮。剂型为注射液,每支2mL。肌注,一次4mL;静脉点滴一般为20 ~40mL。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能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压,改善微循环。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出现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研究表明生脉液中人参有一过性的血压下降后出现血压持续上升,能增强和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物质代谢及增强免疫功能等多种效应,有适应原样作用,直接兴奋心肌,加快心率,增加心的排血量,改善微循环,从而使血压升高;麦冬可提高实验动物耐氧能力;五味子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宁心宝:组成:冬虫夏草菌体培养物。功能:抗心律失常。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各类型心律失常。对糖尿病性心脏病出现的心律失常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剂型为胶囊,每粒含纯菌丝0.25g粉,每次2粒,一日3次,口服。

  复方丹参片:组成:丹参浸膏、三七、冰片。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证属气滞血瘀者。剂型为片剂。每次3片,一日3次口服。

  冠心苏合丸:组成:苏合香、冰片、制乳香、檀香、青木香。功能:理气宽胸,止痛。适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剂型大蜜丸,一次一丸,一日3次,或心绞痛发作时服,含服或嚼碎服。孕妇禁用。不良反应:部分病人可有皮疹、胃肠道反应,停服后即恢复正常。

  速效救心丸:组成:川芎碱、冰片。功能:增加冠脉血流量,缓解心绞痛。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等。剂型:滴丸剂。口服或含服,急性发作时10~15粒。

  麝香保心丸:组成:麝香、苏合香脂、冰片、人参、肉桂、牛黄、蟾酥等。功能:芳香温通,益气强心。适用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剂型:微粒丸,每粒重22.25mg,一次1~2 粒,一日3次,或发作时服。孕妇忌服。

  山海丹胶囊:组成:三七、山羊血、海藻、灵芝、丹参、何首乌、葛根等。功能:益气养血,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及脑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氧,能明显减轻或消除心绞痛,减轻或消除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调整血压和血脂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者。剂型:胶囊,每次4~5粒,每日三次

  (3)针灸治疗

  ①心悸。心悸的针灸疗法:①针刺脾俞、肾俞、心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平补平泻法。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患者。②针刺膻中、内关、郄门、血海、丰隆、心俞,平补平泻法。适用于痰瘀痹阻心脉者。③针刺肺俞、胰俞、脾俞、肾俞、心俞、足三里、内关、太溪。适用于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患者。④耳针取穴为心、神门、胸、肺、皮质下、肾、肝、胆。每次选穴2~3个,交替选用。采用毫针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

  ②心痛。心痛的针灸疗法:①针刺膻中,内关,留针20~30分钟,捻转3~5次。适用于糖尿病性心脏病心前区痛者。②针刺膻中、内关、中脘、丰隆、脾俞、厥阴俞,平补平泻法,适用于痰浊痹阻心脉的心痛。③针刺膻中、内关、厥阴俞、郄门、血海、膈俞,用泻法。适用于瘀血闭阻心脉的心痛。④针刺膻中、厥阴俞、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心俞、神门,用补法。适用于气阴两虚之心痛。兼气滞者加巨阙、阳陵泉、太冲、期门,兼痰浊者加丰隆;兼血瘀者加郄门、膈俞、血海。⑤针刺厥阴俞、巨阙、内关、足三里、关元、气海、厥阴俞用针刺,余穴用温针或灸。适用于心阳虚衰之心痛。⑥耳针。主穴取心、神门、皮质下、肾、内分泌、肾上腺;配穴取枕、额、交感等。

  (4)穴位贴敷

  用通心膏(徐长卿、当归、丹参、王不留行、鸡血藤、葛根、元胡、红花、川芎、桃仁、姜黄、郁金、参三七、血竭、椿皮、**甲、乳香、没药、龙脑、冰片、木香、人工麝香、硫酸镁、透骨草)敷心俞、厥阴俞或膻中。

  (5)推拿疗法

  按摩至阳、内关、心俞、厥阴俞或华佗夹脊压痛点治疗心痛有效。

  (6)气功疗法

  主要功法有强壮功、内养功,自然静呼吸法,站式或坐式,意守丹田。辅助功法有:放松功、松静功、吐纳导引术、虚明功等可任选一种。

(实习编辑:谢利鹏)

2008-09-14 00:04:00浏览2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窦性头痛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吗
【窦性头痛的定义】窦性头痛的特征是鼻窦区域(前额、脸颊、鼻梁)的钝痛或压迫感,多伴随鼻窦炎症状。然而很多自认为患有窦性头痛的患者,可能实际患的是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窦性头痛有多常见?】真实窦性头痛仅占所有头痛的2-3%(美国头痛学会数据),多见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患者,而慢性鼻窦炎患者较少出现典型窦性头痛。【窦性头痛的原因】窦性头痛通常由鼻窦炎诱发,如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鼻窦炎,炎症刺激鼻窦周围的神经和组织,从而引发头痛。由于鼻窦与鼻腔、眼眶、牙齿等部位相邻,炎症扩散从而导致眼周、脸颊、额头不适等症状。而很多人无法区分窦性头痛与偏头痛或其他类型的头痛,是因为偏头痛也可能伴随类似鼻窦区域的疼痛,紧张性头痛也会出现头部闷胀感,容易造成混淆。【窦性头痛的风险因素】如果您有以下症状、疾病或身体状况,引发窦性头痛的风险就会更高:a、本身有偏头痛或其他头痛病史,可能因头痛症状类似增加误诊为窦性头痛的概率,且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因鼻窦炎症引发疼痛。b、有偏头痛或其他头痛的家族病史,存在遗传易感性,同样会增加类似症状混淆及患病风险。c、因激素变化引发头痛,激素波动可能影响鼻腔黏膜状态和神经敏感性,增加鼻窦炎及窦性头痛发生风险。d、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会直接增加鼻窦炎引发窦性头痛的可能性。【窦性头痛的症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点:a、鼻窦区域(眶周/上颌/前额)定位明确的疼痛。b、至少伴随一项鼻窦炎症状:-脓性鼻涕。-鼻塞/嗅觉减退。-发热(急性期)。-鼻内镜检查见脓性分泌物。【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a、一个月内头痛15天以上,或者经常需要到药店购买止痛药。b、高热(>38.5℃)伴面部肿胀。c、出现视力变化或神经症状。【窦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以下信息并非医疗诊断,若想明确病情,建议就医检查。「如何诊断窦性头痛」1、问诊:确定头痛的原因并非易事,医生会详细询问头痛的相关症状,包括头痛与鼻窦症状(如鼻塞、流涕等)的关联、头痛发作规律等。2、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是一种X线摄影成像技术,通过环绕患者身体周围进行X线取像,再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呈现出大脑与头部(包括鼻窦区域)的横切面影像,能够清晰显示鼻窦的结构、是否存在炎症、积液、息肉等病变。3、磁共振成像(MRI):MRI检查利用磁场与电磁波的原理,不仅可以呈现出大脑结构的横切面影像,还能较好地分辨软组织,对于判断鼻窦黏膜的炎症程度、是否有病变侵犯周围组织等有重要作用。「如何治疗窦性头痛」如果确诊为窦性头痛,治疗应针对鼻窦炎进行。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进行治疗;同时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减轻鼻窦黏膜炎症,缓解鼻塞、头痛症状;还可以使用减充血剂,改善鼻腔通气。而对于很多被误诊为窦性头痛的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患者,可通过以下药物治疗:1、一般止痛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缓解轻至中度头痛。2、曲坦类药物:曲坦类药物能促进颅内血管收缩、抑制疼痛信号传递。含有曲坦类成分的药物包括舒马曲坦、阿莫曲坦、利扎曲坦、依来曲坦等,有些曲坦类药物还制成了鼻喷剂或注射型药物。【窦性头痛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以下生活习惯与居家疗法有助于对抗窦性头痛:1、避开触发因子:如果从过往经历来看,某些特定的食物或气体会导致头痛,那么就应该避开这些触发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咖啡因与酒精的摄入量,尽量少抽烟,保持规律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此外,合理排解压力也非常重要。2、养成运动习惯: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预防头痛。只要医生没有特别禁止,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不过,突然进行激烈运动也可能引发头痛,所以运动前别忘了先热身,让身体逐渐适应。肥胖也是导致头痛的原因之一,而保持规律运动,更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或减重。3、减少摄取雌激素:如果患者是受头痛困扰的女性,且雌激素会加重头痛问题,或许应该考虑避免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包括避孕药与激素补充疗法药物。患者可以与医生讨论合适的替代药物,或者适当调整剂量。4、针对鼻窦进行护理: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病菌,减轻鼻窦炎症;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因为感冒容易诱发或加重鼻窦炎。
谭来勋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丛集性头痛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吗
【丛集性头痛的定义】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的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表现为头部一侧疼痛,通常出现在眼周附近。这种疼痛感极为强烈,在所有头痛类型中,疼痛程度名列前茅。一般在4-12周内会反复发作,之后会有一段症状相对缓和的时期。【丛集性头痛有多常见?】这种头痛十分少见,通常发生在男性和20岁以上成年人身上。不过,只要避开危险因素,就能有效降低发作风险。若想了解更多信息,可咨询医生。【丛集性头痛的原因】目前,丛集性头痛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很多患者表示,头痛常在睡觉时发作。观察发作模式后发现,人体生物钟的异常可能是关键因素。其他可能的诱发因素包括酒精、硝酸甘油。而激素变化、生理期等,似乎与丛集性头痛无关。【丛集性头痛的风险因素】a、男性患丛集性头痛的几率是女性的2-4倍。b、虽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患者大多为20岁以上成年人。c、多数丛集性头痛患者有吸烟习惯。d、酒精也可能引发丛集性头痛,因此大多数患者在发作期应避免饮酒。e、遗传:如果父母或亲人患有丛集性头痛,那么自身患这种头痛的几率可能较高。【丛集性头痛的症状】以下是丛集性头痛的常见症状,但并未涵盖所有可能症状。如需更多信息,可咨询医生:a、头部一侧突然出现强烈的刺痛、灼痛或刺骨疼痛,一开始出现在一只眼睛周围,随后逐渐扩散到脸部、头部、颈部和肩膀。b、头痛发作时,会感到疲倦、焦躁。c、眼睛红肿、流泪。d、靠近疼痛部位的鼻子堵塞、流鼻涕。e、脸部出汗。f、肤色苍白,脸部也可能发红。g、疼痛部位的眼皮下垂、肿胀。有些丛集性头痛在每个发作周期中会有症状缓和期,这种类型被称作阵发性丛集性头痛;另一种是慢性丛集性头痛,指持续发作时间超过一年,或症状缓和期少于一个月。在发作期,患者每天都会头痛,可能一天发作好几次,或每天在同一时间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5分钟到3小时。【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如果出现上述任何症状,或有其他疑问,可咨询医生。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与医生进行详细沟通,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最佳方式。【丛集性头痛的诊断与治疗】以下信息并非医疗诊断,如需进一步了解,可随时咨询医生。「如何诊断丛集性头痛?」医生会询问家族病史、头痛情况,然后进行身体检查。可能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磁共振成像(MRI),以排查头痛是否由肿瘤、动脉瘤等其他原因引起。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还需进行眼部检查,以确定疼痛并非由眼部疾病导致。「如何治疗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类,一是疼痛治疗,减轻头痛症状;二是预防性治疗,预防未来再次发作。1、疼痛治疗:a、戴氧气面罩:该方法在大多数病例中能取得良好、即时的疗效,且安全性高,无副作用。b、舒马曲坦:常用于治疗偏头痛,对严重的丛集性头痛也有效。但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不能使用。c、曲普坦类药物:佐米曲普坦也可缓解丛集性头痛,可通过鼻喷剂用药。d、局部麻醉:可使用鼻内利多卡因,但需注意特定的使用方法。e、二氢麦角胺:能缓解丛集性头痛,但如果患者在过去24小时内已使用舒马曲坦,就不能使用。2、预防性治疗:a、钙离子通道阻断剂:通常优先使用维拉帕米预防丛集性头痛。b、皮质类固醇:能有效缩短头痛发作周期,但只能短期服用,不可频繁使用。c、碳酸锂:若其他预防性疗法无效,服用碳酸锂可能会有帮助。d、褪黑素:服用后可能降低丛集性头痛的发作频率。【丛集性头痛的生活调整与居家疗法】以下生活习惯和居家疗法有助于应对丛集性头痛:1、维持规律睡眠习惯:睡眠不规律可能引发丛集性头痛,因此在发作期间,要保持规律睡眠。2、停止饮酒:发作期间饮酒可能诱发丛集性头痛。若有任何疑问,可咨询医生,以获得妥善的医疗照顾。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紧张性头痛中医叫什么
紧张性头痛在中医中可归为肝郁头痛或气滞血瘀头痛。中医认为紧张性头痛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肝主疏泄,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中医治疗紧张性头痛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为主,常用方法包括中药、针灸和推拿。肝郁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胀痛,情绪波动时加重,伴有胸闷、胁痛或烦躁易怒。肝郁头痛的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常用中药如柴胡、香附、郁金等,方剂如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针灸常选太冲、内关、合谷等穴位,推拿可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缓解头痛。气滞血瘀头痛主要表现为头痛如刺,固定不移,伴有面色晦暗或舌质紫暗。气滞血瘀头痛的治疗以行气活血为主,常用中药如川芎、丹参、红花等,方剂如血府逐瘀汤或通窍活血汤。针灸常选百会、风池、太阳等穴位,推拿可按摩头部和颈部,促进气血运行。中医治疗紧张性头痛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施治,选择合适的中药、针灸或推拿方法。治疗期间注意情志调节,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头痛和预防复发。针对紧张性头痛问题,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选择合适的中药、针灸或推拿方法。治疗期间注意情志调节,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头痛和预防复发。若头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紧张性头痛的症状和特征
紧张性头痛十分常见,通常发作时间在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一般不会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并且目前已有相应的治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紧张性头痛,毕竟知己知彼才能更好地应对它。【紧张性头痛的症状有什么?】a、前额或脑后有刺激或压迫感。b、一按压肩颈,就会出现疼痛的情况。c、出现阵发性头痛。d、产生慢性头痛,例如:每个月发作次数大于15次,每次持续数小时甚至更久。【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呢?】若您的头痛症状一天比一天严重,甚至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就医:a、头痛突然发作且疼痛强烈,并且与以往的头痛情况不同。b、发烧。c、感到恶心、呕吐。d、颈部僵硬。e、肢体感到虚弱、麻木。f、头部手术后出现头痛的情况。【造成紧张性头痛的风险因素?】a、压力过大。b、时常受到噪音干扰。c、感到焦虑。d、感到疲倦。e、缺乏运动。f、对疼痛十分敏感。【紧张性头痛该怎么治疗?】1、改变您的生活习惯:因为压力是引发紧张性头痛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减轻症状,比如:a、多运动,例如瑜伽。b、通过按摩来放松。c、热敷前额与后脑。d、提前安排行程,避免因匆忙而导致压力过大。e、即使繁忙也要安排时间休息。2、服用医生指示的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可以帮助缓解头痛症状。【如何预防紧张性头痛?】a、咨询心理医生,学习如何调节生活压力。b、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c、减少糖分与酒精的摄取。d、摄取足够的水分。e、保证充足的睡眠。f、多进行运动。g、避免抽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