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人别让胆结石“绊倒”

  提起胆结石,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如果将它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恐怕就会让许多人产生一些疑问。事实上,糖尿病和胆石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将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者相比较,两者的胆石病发病率差异很大。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1、5%的患者合并有胆石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的发病率,并且已经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控制得好坏是胆石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胆石症的原因
  
  首先应了解一下胆结石的分类和形成机理:胆石病是指胆囊和胆道发生结石,结石按所含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在我国患者所患的各种结石中,胆固醇结石约占50%,其中又有80%的胆固醇结石在胆囊中。胆结石的产生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炎症等因素有关。
  
其次,糖尿病引起胆结石的病因有:1、脂肪代谢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能有效地抑制脂肪分解,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又常常合并有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最终造成肝内合成的胆固醇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与磷脂含量比例失调,胆固醇处于饱和状态,水溶性差,容易形成结石;2、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微血管病变。这些病变可使胆囊收缩功能低下以及充盈功能异常,胆囊排空延迟,胆汁流出不畅,从而容易发生胆汁郁积,造成胆石病。
  
  糖尿病患者合并胆石病后的表现
  
  这类患者的表现取决于结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梗阻及感染等。
  其中有半数左右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其他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而且不典型,常有右上腹闷胀不适感、消化不良等现象;有些较严重的患者因结石堵塞胆囊管和胆管,可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表现,甚至引起胆囊坏死、穿孔;少数患者可形成胆囊积液。
  
  糖尿病患者胆石病的治疗
  
  1、有效控制血糖。此举是治疗的首要措施;2、控制饮食:严格限制脂肪摄入,禁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忌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饮水;3、降脂药物:对于血脂增高者要积极降低血脂;4、药物:可服用利胆药物,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对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疗效,也可选择中药。若合并急性胆囊炎时,要使用抗生素、解痉镇痛药;5、体外震波碎石。适用于胆囊内胆固醇结石,(直径不超过3厘米),以及胆囊具有收缩功能者;6、手术:如果结石很小,无不适感,可不手术,但在胆石病基础上频繁发作急性胆囊炎,甚至引起患者发烧、严重腹痛时,则必须手术。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不用剖腹、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较安全的方法。手术前后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加强血糖监测,确保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预防
  
  1、血糖必须控制在正常或理想范围内,有效地控制血糖是预防胆石症发生的关键因素;2、低脂饮食:有效控制饮食,防止血脂紊乱,是防止胆石形成的具体措施;3、控制体重:减轻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胆固醇代谢异常;4、积极纠正血脂异常;5、定期检查: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者及高龄糖尿病患者应当警惕胆石症的存在,最好每年做一次肝胆B超,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胆石病。

(实习编辑:朱文斌)

2008-08-27 00:04:00浏览1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炎和糖尿病肾病的区别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式、预后、好发人群等。 1、发病原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病变,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之一。 2、症状 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还会伴有全身乏力、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排尿异常、尿液改变、高血压等症状,还会伴有全身水肿、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3、治疗方式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降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服用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肾脏微循环。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4、预后 糖尿病肾病如果能够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一般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且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肾衰竭,预后通常较差。而糖尿病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引起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患者需要通过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 5、好发人群 糖尿病肾病好发于20-5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而糖尿病肾病则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控制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监测尿量,观察尿液的变化,了解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尿检有隐血是糖尿病肾病吗
一般情况下,尿检有隐血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也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异常繁殖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有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也可能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肾结石肾结石是由于晶体物质异常聚积在肾脏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不适症状,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也可能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由于肾小球损伤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也可能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指病原体侵犯肾盂以及肾实质引起的疾病,可能与细菌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尿痛、尿道灼烧感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环丙沙星片、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