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使用误区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胰岛素使用误区

打胰岛素不会上瘾,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举报/反馈
2017-12-07 04:58:33糖友网

  注射胰岛素真的会上瘾吗?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源头讲起。

  细胞像一个小家庭,靠“细胞膜”与外界隔离开,以维持人体内部的稳定和各器官功能的发挥。几十万亿个“细胞家庭”组成了人体这个“大社会”。葡萄糖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摄入的淀粉类食物经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经肠道进入血液,变成我们可以测到的“血糖”。

  由于细胞膜的阻挡,葡萄糖必须通过细胞膜上的许多特殊的“门”才能进入细胞,平时这些“门”大多是关闭的,而胰岛素作为唯一开启这些“门”的钥匙。进食以后,血糖升高,胰岛立即分泌大量的胰岛素,细胞膜上的“门”全都打开,使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可以快速地进入细胞内。

  在平时,胰腺只分泌少量的胰岛素,细胞膜上只有少数的“门”处于开启状态,让血糖维持在稳定的正常范围内。如果胰腺产生的“钥匙”不足,不能打开足够的“门”,就会发生1型糖尿病;如果细胞膜上的“门”数量减少或者出现故障,不能打开,就会发生2型糖尿病。

  误解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可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但是,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认为胰岛素是“激素”,一经注射就会像毒品一样上瘾,长此以往,就会对胰岛素产生“依赖”。

  患者对胰岛素的恐惧感,使得他们对注射胰岛素的态度也是能拖则拖,宁愿吃四五种降糖药也不愿注射胰岛素,结果不仅血糖控制不好,肝肾也因此发生损害。如果这时候才开始注射打胰岛素,对自身脏器的保护作用已大大减少;即使此时用上胰岛素也不能在短期内消除对肝肾的损害,更让人产生胰岛素会上瘾的误解。

  瘾头是如何消除的

  在实际诊疗中,糖尿病医师会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要进行胰岛功能评估,如果胰岛功能已经衰竭或是有了衰竭的趋势,则会建议胰岛素治疗。

  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减轻自身胰岛负担,有助于胰岛功能的修复和恢复。而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也可在使用一个阶段后逐步改为口服降糖药治疗。

  再者,胰岛素本来就是人体内存在的内分泌激素,只不过糖尿病患者的分泌量远远小于正常人,需要找“外援”而已。早期使用胰岛素,不仅保护了自身的重要脏器,延缓慢性并发症,而且还避免了胰岛素所谓的“瘾头”。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胰岛素的剂型、给药方式和给药途径都有了长足发展。目前胰岛素有超短效、短效、中效和长效剂型,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一天注射4次、3次、2次和1次,可以单独使用、放入胰岛素泵中或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除了皮下注射外,口服的、雾化吸入的、皮下埋植的胰岛素也在研发之中。未来胰岛素的使用将会越来越方便,灵活机动,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量身定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