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糖友:感染莫忽视!

  从临床看,这些感染会导致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又会加重感染,形成恶性 循环。此时,血糖就是判断感染的指标了,如果出现血糖波动,或厌食、全身乏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感染,否则感染会迁延成难治性感染,还会造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感染所引起的高热导致体液丢失,及在感染期间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水分减少等,还可加重体内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也会增高老年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

  如果患者出现不想说话、乏力、昏睡或者烦躁等情绪改变,很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前兆,要及时测查血酮体和尿酮体,尽快明确诊断。

  小编tips:在出现感染后,抗感染和降糖治疗应同时进行,否则血糖高会加重感染,切忌自行使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针对性强、效价高的抗生素。

  如果血糖控制稳定,要坚持每周检测1次,如果出现上述疑似感染症状,需要每天甚至每餐后监测1次血糖,同时注意水分的补充,每日喝水不少1800ml,可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降低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还对泌尿道有冲洗的作用。

  (实习编辑:黄熙琳)

2008-06-14 00:34: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阳亮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痛怎么办
骨质疏松症疼痛的缓解办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调整以及康复锻炼等。该疾病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疼痛常是患者的突出困扰。1、药物治疗:药物是缓解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钙剂如碳酸钙D3片,能补充钙质,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协同作用以维持骨骼健康。对于疼痛明显者,降钙素类药物效果显著,如鲑降钙素注射液,其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迅速缓解骨痛,还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疼痛感受,一般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注意上述提及药物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2、物理治疗:多种物理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常见如热敷,其是简便易行的方式。用温热毛巾或热敷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带走致痛物质,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此外,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穿透性,深入骨骼周围组织,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加速组织修复,每次照射20-30分钟,每周3-4次。3、生活调整:日常应注意保证充足睡眠至关重要,每晚尽量睡足7-8小时,睡眠期间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利于骨骼和肌肉恢复。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时变换姿势,减少骨骼承重,防止疼痛加剧。在日常活动中,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降低骨折风险。4、康复锻炼:适度的康复锻炼能增强骨骼强度,减轻疼痛。如散步,这是一种低强度有氧运动,每日坚持30-60分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骨骼生长,增强下肢力量。太极拳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动作舒缓,可锻炼全身肌肉骨骼协调性,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45分钟。若患有骨质疏松并伴有疼痛症状,建议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骨密度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全方位维护骨骼健康。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40岁男人骨质疏松有什么症状
40 岁男人出现骨质疏松时,通常会有疼痛、脊柱畸形、骨折、肌肉无力等症状表现。1、疼痛:以腰背部疼痛居多,疼痛可能是弥漫性的,没有固定的痛点。在站立时间过长、劳累或姿势改变时疼痛会加重,有时在夜间或清晨醒来时也会感觉疼痛,而适当活动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活动过多后疼痛又会再次加剧。这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骨小梁变细、断裂,骨皮质变薄,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从而引发疼痛。2、脊柱畸形: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脊椎椎体因压缩性骨折而变形,长期反复发作之后,就可能会导致身体的畸形,比如弯腰、驼背等。这种变形还可能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3、骨折:这是骨质疏松较为严重的后果。轻微的外力,如咳嗽、打喷嚏、弯腰搬重物、甚至日常的活动等,都可能导致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椎体、髋部、腕部等。椎体骨折可能导致急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多次椎体骨折还可能导致脊柱畸形。4、肌肉无力:由于骨密度降低,骨骼对肌肉的支撑作用减弱,会导致肌肉力量相对下降,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尤其是下肢无力较为明显。在上下楼梯、爬坡或长时间行走时,这种无力感会更加突出,影响日常的活动和运动能力。对于40岁患有骨质疏松的男性,建议在饮食上要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鱼类、坚果等。还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和骨代谢。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需要打针吗
打针一般指注射,骨质疏松患者在某些情况下是需要注射药物治疗的。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注射用药能直接将药物送达体内,更快发挥药效,对病情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当骨质疏松病情较为严重,骨密度值过低,且患者通过常规的钙剂、维生素D补充以及口服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注射治疗就成为必要手段。此时可遵医嘱使用降钙素类药物鲑降钙素注射液,其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缓解骨痛,增加骨量。其主要适用于伴有急性骨痛的骨质疏松患者,注射后可较快减轻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另外,对于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如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后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的患者,此时注射给药便是更好的选择。以唑来膦酸注射液为例,通过静脉滴注进入体内,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可有效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若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不要自行判断用药方式。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耐受程度等综合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注射或服药,定期复查骨密度等指标,观察治疗效果。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多晒太阳、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助力骨骼健康。
李凯群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有特效药吗
骨质疏松并没有所谓的特效药。虽然医学领域不断发展,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手段日益多样,但由于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以难以通过单一药物实现快速、彻底且完全无复发风险的治愈。骨质疏松的成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从年龄因素来看,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代谢逐渐失衡,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强,导致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骨质不断流失。激素水平改变也是重要因素,例如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破骨细胞功能异常活跃,会加速骨量丢失。此外,营养缺乏,如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也会影响骨矿化;同时,生活方式不良,长期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等,同样会干扰正常骨代谢。如此复杂的发病机制,意味着没有一种药物能够精准针对所有致病环节,彻底扭转骨质疏松进程。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虽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但不能完全阻止骨质流失,且长期使用可能带来胃肠道不适、下颌骨坏死等不良反应。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补充剂,也能增加钙摄入、促进钙吸收,可仅靠这些药物不足以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只是为骨骼健康提供必要物质基础。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能促进骨形成,不过使用疗程受限,且价格昂贵,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这些药物各有优缺点,都无法成为理想中的特效药,彻底根治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患者应全面调整生活方式,增加富含钙、维生素D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另外,建议按医嘱规范使用上述抗骨质疏松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并定期监测骨密度,评估治疗效果,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