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友别吃火锅?医师教你巧吃不养胖

  冬天大家都爱吃火锅、麻油鸡,年底又有圣诞节、跨年、农历春节等节庆,大餐吃太多,一不小心就发胖!体重过重除了对糖尿病患者不利,也容易导致血压和血脂升高,加上天冷血管收缩,恐引发中风心肌梗塞!新陈代谢科医师针对民众爱吃的火锅、甜汤、薑母鸭,教你如何吃饱不养胖!

  根据统计,一个冬天过下来,我们的平均体重可以增加2至5公斤,而体重增加会提高身体的胰岛素阻抗性,造成血糖上升。糖尿病患者至少每三个月要检查一次糖化血色素,来评估最近的血糖控制情形,而大节日过后,数值往往都会上升1至2。

  不过,台湾人最喜欢在冬天进补,过年过节也难免要吃点美食,到底该怎麽吃才能兼顾健康?

  冬日补品少油少酒 搭配青菜才健康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科主治医师张钧铠表示,冬令进补常食用的十全大补汤、当归鸭或排骨、麻油鸡、薑母鸭等,主要是以肉类为主的炖补汤品。这些补品含有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对血糖影响不大,只要选择油脂含量较低的部位,去掉外层皮再烹调,份量不过多,的确可以滋补不伤身。

  不过,张钧铠医师提醒,由于麻油和米酒每单位的热量很高,不小心就会摄取过多卡路里,造成体重上升及血脂异常。因此,建议只要添加少许的麻油和米酒,简单调味即可,避免使用太多。

  另外,进补的汤品大多搭配面或面线,而这些主食属于富含淀粉的全谷根茎类,是容易造成血糖上升的食物。若只喝汤吃麵,为了达到饱足感,就会额外吃较多的淀粉,因此建议一定要有青菜,增加饱足感又健康。

  浓汤羹汤口感黏稠 太白粉地瓜粉热量高

  冬天大家总爱吃浓汤、咖哩、羹汤等吃起来黏呼呼的食物,一吃下肚立刻驱走寒冷。但这些食物为了塑造黏稠浓厚的口感,会添加也属于淀粉类的太白粉及地瓜粉,热量会大幅上升,也会造成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上升。

  红豆汤圆再加糖 喝一碗血糖破表

  另外,很多人冬天深夜喜欢来碗甜汤,却不晓得红豆、绿豆、莲子、芋头、地瓜都是淀粉,再加上黑糖、冰糖、或蔗糖调味,吃一小碗血糖就爆表。张钧铠医师提醒,汤圆也是高热量的代表,小汤圆10颗或大汤圆4颗的热量就相当于一碗白饭,糖友一定要特别小心。

  火锅可吃青菜肉类 别吃加工饺类和沙茶

  火锅是冬天最受欢迎的食物,很多糖尿病患者误以为火锅不能吃,但其实涮肉、青菜、菇类、豆腐都可食用,只要避免加工饺类、锅底使用少油高汤、沾薄盐酱油而不沾沙茶酱,糖友也能开心吃火锅。

  手机APP管理体重 记录饮食评估热量

  想要妥善管理体重,现在也可以善用手机APP。台北市政府提供免费下载体重管理程式,轻鬆一拍即可完成饮食纪录、热量评估及运动管理,其中还提供丰富多样的营养资讯及食物热量表,是冬天控制体重的利器。

  胖太多要注意 应寻求专业诊治

  张钧铠医师提醒,如果体重半年内增加超过10%,就要考虑可能是内分泌疾病所造成,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库欣氏症等,应至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科求诊,勿迷信坊间偏方或减肥药,以免延误治疗,花钱又伤身。

  近几年有许多新型药物有助于体重控制,如果民众有体重过重的困扰,可以带著平日的饮食纪录,到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科求诊,经由医师完整评估,排除可能疾病,配合生活习惯调整和药物治疗,就能轻松过冬不养胖。

2015-11-30 05:33:08浏览1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邬喆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得了艾滋病会使甲状腺出现结节吗
艾滋病和甲状腺结节没有必然联系。 1、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等方式感染人体,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缺陷。艾滋病在急性期和艾滋病期一般会有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疼痛、发热、呕吐、腹泻、盗汗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在艾滋病期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严重受损,CD4T淋巴细胞下降较多,会导致各种感染,例如肺孢子菌肺炎、带状疱疹、隐球菌脑炎、弓形虫病等,但一般不会出现甲状腺结节的症状。 2、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一般是指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后,在甲状腺组织中出现局限性肿块,通常是由于缺碘、正常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甲状腺炎症、甲状腺囊肿等原因导致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疼痛、咽部异物感、压迫感、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甲状腺结节较小时,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甲状腺结节较大时,患者可配合医生选择微波消融术、甲状腺全切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艾滋病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注意监测病情。患者日常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进行不安全性行为,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感染艾滋病的16个征兆是什么
临床上一般并没有感染艾滋病的16个征兆这一说法。艾滋病是HIV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传染性,通常分成三期,分别是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1、急性期 患者在急性期可能会出现头疼、发热、皮疹、腹泻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并不是艾滋病患者独有的症状,不能够作为诊断艾滋病的依据,此时筛查艾滋病抗体通常是阴性的,容易造成漏检,所以应该多次进行筛查明确是否为阳性。患者未出现明显症状时,可正常进行工作、生活,保持充足休息。以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为主。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的,可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2、无症状期 艾滋病无症状期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等症状,此时HIV在体内不断复制,机体免疫系统持续受损。患者处于无症状期,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齐多夫定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患者平时应当注意避免进行性生活,避免与他人进行密切接触。同时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也可以对疾病的控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3、艾滋病期 发病期主要症状常有持续性高热、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各种机会性感染,甚至并发恶性肿瘤。此时患者症状不一,可根据不同的症状做对症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核苷类和核苷酸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艾滋病属于终身疾病,目前无治愈方法。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诊断与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