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科学饮食多运动远离儿童糖尿病

  众所周知,糖尿病不分男女老少,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年龄层也越来越低,因此我们往往在糖尿病医院的门诊中能够看到小朋友。因此,预防儿童糖尿病的意义重大。

  内分泌科医生解释,从医学上来说,儿童糖尿病的定义为:在遗传易感性基因的基础上,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发生胰岛炎,使生产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受到损伤和破坏,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竭而发病。由于胰岛素的缺乏,而引起体内血糖增高,长期高血糖可造成心脏、肾脏、眼睛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儿童糖尿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多尿、小便频,有些大孩子,表现为已很多年不尿床,现在尿床又反复出现;食量大增,饥饿感增强,以前不吃的东西也拿来充饥;经常口渴,有时夜间也要起来喝水;容易疲倦,喜欢在家里拒绝外出;体重骤降;视力模糊;伤口较难愈合,特别是伤口反复感染、渗出、久不愈合。

  要想知道如何预防儿童患糖尿病,首先我们要考虑儿童糖尿病的病因。儿童和青少年得糖尿病,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饮食因素。一些家长在新生儿只有三四个月大时,就喂食奶粉牛奶或米糊,这可能诱导相关免疫系统发生改变。建议,为了预防儿童和青少年得糖尿病,也应该提倡母乳喂养。

  二、病毒感染。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一两个月,都曾有呼吸道或肠胃感染,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胰岛细胞被破坏,不能正常分泌甚至停止分泌胰岛素。

  三、与基因有关。婴儿一出生就发现患有糖尿病,与遗传基因往往有一定关系。父母可能有遗传基因,在自己身上并没有体现出来,却在孩子身上发病。

  因此,预防儿童糖尿病,首先,我们要适当控制孩子的热量摄入。不少家长在吃方面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唯恐孩子受委屈,但殊不知,过量喂养可能会导致孩子过度肥胖,从而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几率;其次,要创造一切机会带孩子多去户外运动,避免长时间躲在家里玩游戏、看电视,这样可以消耗掉孩子过多摄入的能量,避免肥胖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第三,有些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儿童,要多加注意,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早期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4-12-03 04:38:52浏览8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猩红热皮疹怎么治疗
猩红热皮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菌治疗、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等。若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如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1、抗菌治疗: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因此抗菌治疗是关键。青霉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若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的 50S 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用法为口服或静脉滴注,同样需遵循医嘱使用。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至关重要。每日用温水轻轻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清洁剂,防止加重皮肤不适。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与皮疹的摩擦,避免搔抓皮疹部位,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若皮疹出现脱屑,不要强行撕扯,让其自然脱落。对于皮肤瘙痒明显的部位,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保护及轻度止痒作用,涂抹后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缓解瘙痒。3、饮食调整: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使皮疹及其他症状加剧。减少粗糙、过硬食物的摄入,防止损伤口腔及咽喉部黏膜,因为猩红热患者咽喉部常有充血、水肿等症状。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以及水果,如橙子、苹果等,可补充维生素,促进身体恢复。建议若怀疑患有猩红热出现皮疹,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咽拭子培养等,明确诊断。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使用抗菌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病愈后,注意休息,加强锻炼,预防再次感染。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猩红热皮疹是由什么引起的
猩红热皮疹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接触传播、环境卫生不良、季节因素等;疾病因素则涉及链球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并发症等。一、非疾病因素:1、环境卫生不良:环境卫生条件差会增加猩红热的传播风险。例如,通风不良、空气不流通的环境有利于链球菌的存活和传播。此外,卫生设施不完善、清洁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导致链球菌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增加感染机会。2、季节因素:猩红热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低温干燥的环境有利于链球菌的存活和传播,同时寒冷季节人们多在室内活动,增加了密切接触的机会。二、疾病因素:1、链球菌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猩红热皮疹的直接病因。链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是导致皮疹的主要原因。红疹毒素可引起全身小血管扩张和炎症反应,导致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和点状皮疹。链球菌感染不仅引起皮疹,还可能导致咽炎、扁桃体炎等局部症状。2、免疫反应异常:免疫系统在猩红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某些个体对链球菌毒素的免疫反应异常,可能导致皮疹的严重程度增加。例如,既往有链球菌感染史的患者再次感染时,免疫反应可能更为剧烈,导致皮疹范围更广、症状更重。对于已经确诊的猩红热患者,应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同时密切监测并发症的发生。猩红热皮疹的就诊科室1、感染科:猩红热皮疹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感染科是首诊科室。感染科医生可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咽拭子培养)明确诊断,并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2、皮肤科:若皮疹症状显著或伴有皮肤并发症,可就诊于皮肤科。皮肤科医生可评估皮疹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提供局部治疗建议以缓解症状。3、儿科:猩红热多见于儿童,儿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儿童猩红热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儿科医生可综合评估患儿的全身状况,监测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针对性治疗。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皮疹全身都是怎么办
皮疹全身都是可通过皮肤护理、寻找并去除病因、药物治疗等方法处理。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的表现形式,可由过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全身出现皮疹意味着病情相对广泛,需及时处理,建议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皮肤水分流失加重不适。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产品,如凡士林、尿素霜等,保持皮肤湿润,有助于缓解瘙痒,促进皮疹恢复。避免搔抓皮疹部位,搔抓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使病情加重。2、寻找并去除病因:积极排查导致皮疹的原因。若是接触过敏原引起,如食物、药物、花粉等,需明确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对于因感染诱发皮疹的情况,要积极治疗感染源,如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等。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规范治疗。3、药物治疗:患者需遵医嘱根据皮疹的病因和症状选择合适药物。如果是过敏导致的,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能阻断组胺与受体结合,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皮疹等症状。对于炎症较明显的皮疹,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病情严重时可能需口服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若是感染引起的皮疹,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皮疹的变化,如颜色、形态、面积、是否有新皮疹出现等,并记录下来供医生参考。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疹部位的摩擦。若在治疗期间皮疹加重、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复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