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前不久,某公司组织员工来我院例行查体,体检报告出来以后,不少员工被告知有“糖调节异常”。大家对这个诊断普遍不解其意,不知道糖调节受损是什么意思,它跟糖尿病是不是一回事?有那些危害?需不需要治疗?
糖尿病专家解释,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具体说来,糖调节受损可以这么理解,正常人空腹血糖(指静脉血浆血糖) <6.1毫摩尔/升,餐后(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为正常;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则为糖尿病;倘若空腹血糖和/或进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
糖调节受损的危害
尽管“糖调节受损”者的血糖水平只是轻微升高,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这个阶段却非常关键,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干预,血糖继续升高,通过“葡萄糖的毒性作用”会加重胰岛素的分泌缺陷,最终大多会发展为糖尿病,因此,这个阶段亦被称为“糖尿病前期”。此外研究还发现,糖调节受损者,虽然微血管病变很少见,但大血管病变如中风、冠心病及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却明显增加,其发生率接近40%。这是因为大血管病变主要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紊乱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多半在确诊糖尿病之前即已存在较长时间,这就不难理解为何IGR者中不少人同时伴有大血管病变。
由此可知,积极干预IGR,不仅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卒中、下肢血管病变等)的发生。
正确看待“糖调节受损” 既不忽视也不过分紧张
有些人认为“糖调节受损”就是糖尿病,心理上非常紧张;而另一些人觉得“糖调节受损”没啥感觉,又不影响吃喝,根本不拿它当回事,这两种态度皆不可取。
我们说,“糖调节受损”虽然还够不上糖尿病,也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但却事关今后是否会发展成糖尿病,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但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糖调节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在这个阶段病情发展是可逆的,中国的大庆研究、美国的DPP研究(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均已证实这点。即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易感人群,并给予积极有效地干预,绝大部分IGR者有望恢复正常。换句话说,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
“糖调节受损” 者最终是否发展为2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肥胖程度、体脂分布、生活方式、空腹胰岛素水平及年龄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目前无法改变,但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等)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健康就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郑州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糖尿病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江都市江都镇利民南路7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黄塘路34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茂源南路1号
二级甲等 康复院 公立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公园南路108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环城南路108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白塔寺院区: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