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人抑郁坏处多 需重视心理疗法

  糖尿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长期的患病更使得许多患者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遭受病情的折磨。

  刚过50岁的张阿姨有家族糖尿病史,患有近10年的糖尿病。疾病所带来的严重耳鸣和轻微脚痛影响了张阿姨的日常生活和睡眠,她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很消极,时常感到烦躁,也不愿去正规医院就诊,嫌看病花钱,加之吃的降糖药物效果也不太好,张阿姨的家人为此很着急。

  专家解释,根据对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遗传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有关。患者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这些激素长期大量的释放,势必造成内分泌代谢调节紊乱,引起高血糖,从而导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除了控制饮食和使用药物外,还必须调整心理平衡,改善病人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帮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朋友来说,常用的帮助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支持心理治疗。通过解释,说理、疏导、安慰等,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

  2.认知疗法。帮助病人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了解,消除不适当的预测、误解和错误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3.行为疗法。某些行为疗法技术可帮助病人遵从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计划,包括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强化,行为塑造疗法等。

  而糖尿病病人自身对待糖尿病要抱着科学的态度,既要重视糖尿病,了解它的危害性,又要懂得治疗糖尿病的必要性、可行性,保持乐观开朗,在各方面配合医生的治疗。

2014-03-17 03:37:41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